因周末利好预期落空,周一大盘继续进行权重股砸盘表演,盘中一路阴跌,令投资者感到非常绝望.大盘会跌到什么时候?后市应该如何操作?估计大多数投资者都很迷茫.
对于八月份行情,调整是预期之中的事,但下跌这么惨烈,的确是超过想象.大盘之所以如此,盘后综合分析一下,本博认为是以下六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是市场自身调整的需要,涨得多了就得调整,这是主要因素.
二是政策面变化引发投资心理的恐慌.目前看来,政策面微调,是在完成IPO之后.正因为恢复股市的造血功能,才导致流动性泛滥,从而引发通胀预期,所以需要打压资产价格.银行放货过多,违规资金入市,从而对银行体系带来风险,因此,银根收紧打压股市让违规资金回流,是大盘调整的另一个直接原因.七月前是银行保股市,现在是打压股市救银行.
三是为九月份行情做准备.大盘连续调整,尤其是连续两个交易下跌,让很多投资者失去信心,实际上大盘下方有更强的支撑:一是1664点和第二个低点连续的下轨;二是年线附近,即2500点上下的支撑会更强.大盘八月份调整越充分,越有利于九月份行情的展开.
四是主力大举调仓的结果.近期盘面很明显,基金重仓股是杀跌主力,因七月数据不是太乐观,基金等市场主力从大盘股指标股出逃,一方面打压指数为后面的建仓做准备;另一方面通过降低仓位控制风险.
五是机构逼政策利好的结果.这种手段用过多次,尤其是在临近60年大庆之际,借政策面微调的借口,疯狂打压大盘,明显存在逼出政策利好的投机企图.这种做法的结果就是让中小投资者在恐慌之割肉,之后等来利好再让这些踏空资金追涨从而完成二次派发.因成品油涨价预期没有兑现,做空资金在今天进了渲泻式的砸盘,很显然是这种意图的一种表现.中国股市投机性太强,这是影响股市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六是因为市场炒作风格正在发生转变.一是以往靠指数普涨抱团取暖的模式,已经变成波段操作为主.压住权重炒个股,这是一个健康股市的常态,我们的股市一直想进入这个理想状态,现在看来正在成为现实.投资者在大跌中不慌,并且要关注题材投资机会,是应对这种行情的正确策略.二是热点转换的结果.以资产价格为主线如有色资源类个股的炒作主线,正在成为资金抛弃的品种.代之而来的是布局热点题材和消费主线,并且侧重业绩主线的挖掘。这种转变,就决定着主力资金必然从权重和前期炒作品种出逃,从而引发权重股的大调打压大盘,属一石二鸟的策略.
大盘非理性下跌,必然会得到修复.投资者目前要做的就是摆正心态,不要用前两年单边大跌来看待目前这个市场:二者基本面明显不同,前者不断变坏,后者是正在向好而是确定的.
消息面人士已经披露,政策维稳会陆续出台,虽然强调不是针对十一,但投资者都会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大盘已经有效击穿半年线,并且八月月线收出包容性阴线,对于后市投资者操作策略要做相应调整.如此走势,九月份在利好之中派发很可能是主力资金意图所在.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做完九月份行情就要做好休息的准备,机会在恐慌中产生,但破位之后的二次反弹的机会并非大机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