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成语叫“朝三暮四”,比喻人的行为反复无常。最早来源是一个典故,原意是说猴子心里没数,分不清“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
股市多变,要想炒好股,就得保持清醒的认识,先人一步,不能事后诸葛。而在现实中,很多人对股市的认识,仍然停留在“马后炮”状态之中,一看涨起来就大谈翻番暴涨牛股,一看跌下来就大谈做头风险,这种思维是典型的散户思维。
周一大盘大涨之后,网上到处都是大谈特谈翻番牛股的博文。周二一根大阴线,很多人立马没电,于是大谈下跌风险。周三来了个大逆转,大谈牛股和强势股的言论又冒了出来。今日大盘冲高回落震荡整理,警惕做头风险的话题又开始大谈特谈。
刚谈完翻番牛股,这才两天,就开始谈做头了?这翻番牛股怎么个翻法?这也太不抗翻了。
其实,真正会炒股的高手,在介入某个只股时,他并不知道将来这只个股会涨多高,他所能做到的就是可把握的现在。如果一个人能提前预知哪只个股在多长时间里能翻番,那他就会成为世界首富。实际上翻番牛股,只有走出来才知道,这就是股市的不确定性所在。
股市有风险这没错,问题是如何及时回避风险。等风险都快释放完毕了,你才想起谈风险,一点用也没有。以短线暴涨个股为例,其出逃的最佳时机就是那么一两天。如果你还用什么死叉之类的技术指标,以形成头部形态来谈什么风险,说不好听的话,那是黄瓜菜都凉了。以近期上涨的水泥板块为例,提示风险的最佳时机是上周五,那时正是这些短线暴涨个快速上冲的阶段。其次是本周一,那是一线就可以确定头部的阶段。再次就是本周二,那是反弹出货的良机。补救的机会是今天早盘之前,虽然不是最好时机,但也不失为合理。
回头再看看,近期暴涨品种的走势是不是如此。高手早就在一线成顶之前出逃,很多人却在翻番牛股的感召下追涨。这些个股已经出货三四天了,技术上明天要出现K线死叉,这个时候你看看股价已经跌到了腰部了。明天再跌一天,风险就释放差不多了,这个时候你再谈风险,就是让投资者不但没成功逃顶,反而在接近调整结束割肉,这都晚了好几拍了。本博说过,技术指标有滞后性,尤其是炒短线如果依据辅助指标判断顶和底,往往会死得很难看。
尤其是一些长线品种,短线调整风险的释放也就三五天时间,之后将进入资金回补迎接新的主升浪行情,你这个时候谈风险让别人出逃,那岂不是又跟抄底资金反着来了?等割完了再回头一看,这只股又涨起来,你又开始大谈牛股让人追涨,这样操作让那些本来都没有什么炒股基础的散户朋友猴年能赚到钱?
谈翻番牛股也净是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套话,谈风险也是趋势明确了连新手都看出来那是头部的时候,实际上一点用也没有,也就能赚个眼球。炒股是真金白银,需要整些真东西让中小投资者从中受益。这个社会本来就浮躁,股市里最怕的就是浮躁,那种一涨就谈牛股,一跌就谈风险,培养的就是一批追涨杀跌的散户群体,是使炒股变得浮躁。
机会是跌出来的,风险是涨出来的,炒股是需要逆向思维的,这个道理是明摆着的,为什么就是不明白?
别在整翻番牛股两天就做头这样可笑的话题了,还是踏踏实实把行情搞清楚,掌握一些真正能起实战效果的实用技术。谈牛股就具体点,到底是哪个板块哪个牛股为什么说是牛股最后要证明的确是牛股并能让人赚到钱。谈风险就早点为什么说有风险什么时候出逃合适要跑在别人前面最后证明的确不是马后炮让别人的确感受到成功出逃的感觉。而看到上涨之后就谈牛股下跌之后再谈风险,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是错误操作,事实上很多人不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一直炒股处于被动状态吗?
无论是“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其实质都是一样的,就是心中没数。炒股不能这样,要做到三是三,四是四,心中有数才行。这话你要是不信,再等两天再回头看看,翻番牛股两天做头的笑话还会很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