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教授骂学生事件看学校教育

(2008-01-09 11:43:01)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随笔
    这几天,某政法大学教授在课堂上骂学生事件,在网上炒得火热。
    老师骂学生肯定是不对的,无论是什么原因,为人师表是做老师的本份。师者,是用来传道授业解惑,而不是用来骂人的。
    学生不尊敬老师,甚至与老师发生冲突,那就更不对。自古就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可见教师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重要作用。尊敬老师,也是一个学生的本份。
    但事实上却出现了这种事,老师不象老师,学生不象学生,而且是出在政法大学的校园里,不能不让人深思。
    学生没把老师当成一回事,主要责任肯定在老师身上。做老师的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真得做到了为人师表,做了精心上课,认真负责,做到了公平和不因私利而要求学生做一些不原意做的事情。
    老师骂学生,很显然是自身修养还需要提高。学生再差,你做老师的都要有义务谆谆教导。恼羞成怒很显然是自身修养没达到一定境界,即使那个学生做得再怎么不对。
    但要把这样的事情全推到老师身上,很显然是非常不公平的。这样的事情,估计很多学校也会存在,只不过没有让更多人知道罢了。
    从这个事件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体制上的一些急于解决的问题,最主要的还是思想教育环节出了问题。
    目前我们国家的学校教育,从以前的苏式填鸭式教育正在向欧美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转变。一方面讲究师道尊严,另一方面又强调以学生(人)为本。现在是前者已经被浮躁的社会和人的功利性意识消磨的差不多了,后者却因过于强调学生自主性,而放弃了对学生应有的管教。现在很多老师尤其中小学教师,都普遍感到学生越来越难以教育了,也不敢管教,生怕说重了学生给自己带来麻烦。
    中小学过于强调学生成绩,忽略对学生的做人行事的思想教育是一个普遍现象。这样做的后果,导致很多学生学习不错,但思想品质很差。大学生的扩招以及高校普遍更加松散的管理模式,使学生更加随心所欲。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又过于要求别人的思维,使得很多大学生偏激且又自私。
    中国现在的学校教育有个怪现象,本应加强文明礼貌和日常行习惯的中小学教育阶段,却变成了加强学习成绩提高的阶段;本应加强学习和学术研究的大学阶段,却要在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上费精力。这不能不说是学校教有的一种悲哀,出现老师骂学生也就属正常的了。
    要避免再出现这样的事情,必须改变教育体制,把学生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的个性为中心。加强师德教育,减少社会上功利性思想对学校的影响。传统好的东西还要发扬,现代新的东西应合理利用。从而为营造一个老师是令人尊敬的老师,学生是文明的好学生的社会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体制。
    但愿老师骂学生这样的事,以后不再出现,这毕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这样的事,倘若孔老夫子地下有知,会顿足叹息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