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近期大盘走势的判断,存在明显的分歧。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此轮行情性质的判断上,到底反转还是反弹。这个问题决定着操作方向的选择上,投资者必须高度重视。
如果判断是反弹,操作上应侧重于及时减轻仓位,盘活资金;如果判断是反转,投资者则要及时调仓换股,并利用震荡回调及时介入,甚至要需要追高介入。
反弹一般是因技术性超卖,产生的恢复性的上涨,盘中没有主流上涨板块,上涨的大多是一些超跌个股,成交量不能有效持续放大,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只是暂时的上涨,遇阻就回落,没有改变下跌趋势。
而反转一般是大盘跌无可跌的情况下发生,地量见地价。上涨过程中会有热点板块轮动,并伴随着成交量持续放大。行情的展开并不是那种短暂的爆发性的几天就结束的行情,遇到阻力后稍加蓄势调整就会放量突破,再创新高。反弹也会有成交量放大的情况,但不会持久,而反转是一持续放量的过程。
我们再来看大盘,在去年11月28日创出535亿地量后,在12月18日再次创出656亿的地量。这个地量都是发生在最低点,大盘在这个两点遇到强力支撑,从而形态一个“W”底的形态,持续放量上攻至今,已经成功突破60日均线,至今已经近700点的涨幅。这些走势,都非常符合反转的特点。而且,这个走势是在市场环境很不好的情况下进行的,连欧美股市大跌都没有影响到这种走势。不同于反弹因突发的某个利好产生的短暂爆发行情,产生快消失的也快。
在反转过程中,尤其在突破压力位前后,进行的震荡调整,实际上是为了消化上方解套筹码和短线获利回吐的压力,是上涨过程中的正常走势。对于投资者来说,不但不能因为暂时的震荡轻易交易筹码,而且要利用震荡回调逢低吸纳。不要为了回避短线的几个点的调整而踏空或提高建仓成本,波段操作成功对中小投资者来说,往往只是一种理想。
由上述分析可知,大盘已经实现反转走势。当然后市不排除在冲击前期高点遇阻回落,那也是进入箱体运行的新阶段,反转的趋势确立是一个基本的判断。站在主力的角度想一想,用大量的资金不断放量冲破压力位走到现在,难道只是为了反弹?答案很显然是否定的。
所谓理性投资,不但是只看到风险,也要看到机会,看重拐点,更要看重趋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