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一节英语优质课点评的点评

(2012-05-14 16:45:34)
标签:

杂谈

分类: 课改那些事儿

对一节英语优质课点评的点评

 

在一次优质课竞赛中,选手讲完课,主持在宣布竞赛结果之前请了一位“专家”对两天来的参赛课进行点评。“专家”的点评时间不短,内容也很细致。可能是因为大家听了两天的课都累了,所以都低着头、打着瞌睡。但我却听得很认真,因为“专家”点评时多处提到我区参赛课的“不是”。我心想这回完了。我区的选手肯定得不到一等奖了,肯定要垫底了。到了公布竞赛结果的时候,观众们一下子直起身子,仰起脸,眼睛注视着主持人,等待着自己支持的选手的名字和奖次。令我吃惊的是,我区的选手竟在一等奖之列且名列前茅。我看见那位“专家”大跌眼镜。我猛然想到原来评委打分早已在“专家”点评之前上交评委组长了,不会因“专家”的点评而有变化。我不禁感到庆幸,不禁要问为什么“专家”的点评和评委打分的差距会有这么大哩?且让我对“专家”的点评作个点评,便知端的:

“专家”的点评

“专家”说英语课堂上,教师应该“Speak English as possible, speak Chinese if necessary.” 是说“尽可能使用英语,必要时使用汉语”。***号选手所讲的这一节课内容是一般过去时。语法是基础,淡化语法不是不要语法。教师有必要在上课之初用汉语给学生讲一讲一般过去时的概念。可是这位老师自始至终没有讲到这个语法。课后,我做一个调查。我问一个小组的学生:“同学们,你这节课都学会了吗?”学生说:“都学会了。”我又问:“你们学到了什么?”“我们会交谈假期所做的活动。”“那你们知道什么是一般过去时吗?”“我们知道。”几个同学一起说,其中一个学生说:“一般过去时是叙述过去的事。”一个学生说:“一般过去时是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我接着问:“那你们是这节课学会的一般现在时还是在这之前就已经学会了呢?”学生们都说:“我们之前就学会的。我们原来的老师讲上个单元时教过。”由此可见,这节课学生对一般过去的知识的掌握不是参赛教师教授的结果。老师根本就没有讲到一般去过时这个概念。

对点评的点评

“必要时使用汉语”。并不意味着“时时必要使用汉语”。这“时”字是关键。不是理论上这样说,我就不看条件是否符合实际,在每节课上都“必要”体现对这一理论的运用。学情调查是教学的起点。“专家”的调查,其实已经很清楚了,学生对所学知识对答如流,学生已经学过一般过去时,老师为什么还要讲呢?为什么还要用汉语讲呢?翻开课本看一看,***号所讲的是PEP第六册第4单元A部分词汇教学与第3单元联系紧密,而学生在第3单元已经学过一般过去时。既便是学生没有学过一般过去时,难道就一定“必要”讲吗?难道就一定“必要”使用汉语讲解吗?就没有别的选择?必要不必要,要看方法到不到。我们来回顾一下***号选手所上这节课,看是不是“专家”所说的“必要时使用汉语”?教师没有讲解语法,却用了三项活动,每项活动却都以巩固和运用一般过去为目的。活动一、教师创设了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日的情景,提出问题: “What did you do during your May Day Holiday?” (你五一假日都做了什么?)引导学生运用一般过去时展开了“Brain Storm”(“头脑风暴”),从学生的回答来判断学生是否会用一般过去时。学生回答得很好,说明学生已经理解了一般过去时的概念。那就“不必要”讲了;活动二、教师在组织学生“对学”训练词汇上口时,以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对比展开,学生进一步关注到动词由一般现在时到一般过去时的变化过程;活动三、教师在评学时,让学生做了一个改错题。学生把句中该用一般过去时而用成了一般现时的地方和该用一般现在时而用成了一般过去时的地方快速地识别了出来,并把正确的答案书写在黑板上。——学生都学会抢答、改错了,那老师就更“不必要”讲了。

我终于明白“专家”和评委(一线教师)差距所在了——“专家”看理论,评委看效果。当理论联系实际时,才是真正的“必要时”。当理论脱离实际,“时时必要”这样,“必要”那样,就让理论飘在了空中,着不了边。我坚信效果说明一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感谢评委的客观、公正、公平。我困惑为什么“高效课堂”的理念对于“专家”来说就那么难以理解。为什么要教师“无私地奉献规律”?为什么不敢让学生“做中学,用中学。”?为什么不能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去发现规律?

我提议以后优质课竞赛的点评一定要象这次一样,放在评委打分之后,莫让“跑偏的”个人观点误导了评委,莫让“跑偏的”点评辜负了参赛教师的辛勤劳动。

听了这回的点评也给我提了个醒。作为教研员,我在教研活动中会不会也象他那样脱离实际、天马行空、空谈理论呢?会不会用大道理吓唬人呢?不要!坚决不要!

 

后记:后来,评委组一致同意,推选我区选手作为唯一个代表我市的选手参加省级优质课竞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