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祖师”的奇闻轶事
无意祖师为嵩云山佛教禅院第九代方丈高僧,其身世充满传奇色彩。
四百年前预言其身
我国的佛教创始于公元前后,而到了北宋年间,由于朝廷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以致念佛结社特别兴盛,影响极大。天禧五年(1021),天下僧尼近46万人,寺院近4万所,为北宋佛教发展的高峰。
承北宋佛教发展高峰这一背景下,开封人氏慧光和尚(姓宗不详)在洛阳白马寺剃度出家后,为寻净土以修正果,见洪江嵩云山钟灵毓秀,瑞气凝祥,于北宋元佑三年(1088)年,携《楞伽经》、《文殊说般若经》、《普贤观经》、《大品般若经》、《观无量寿经》等佛教经典,来到嵩云山大洪坡搭棚修行,为佛教传入洪江之始。相传慧光和尚在白虎洞与虎为伴,面壁九年修行得道,创建妙音寺(史称老庵堂),任方丈七十二年,加上在白虎洞面壁修行的九年,合为九九归一终成正果。于南宋宁宗庆元二年(1195年)戊寅,骑虎随云西去,凡年119岁,并留言后人:"丹裟驭虎随云去,慧可逝后无意来。”
果如所言,345年后,明嘉靖十九年(1540)庚子,洪江嵩云山妙音寺虎蛇相斗,慧可失踪。无意诞生。357年后,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年,无意入洪江嵩云山祖师洞辟谷,入定四十九天,后又游学于峨眉山、五台山、普陀山等佛教名山,知识渊博,法力高深,成为为嵩云山佛教禅院(嵩云庵――现妙音寺)第九代方丈高僧和大兴禅寺的开山祖师,西南地区佛教界唯一肉身菩萨。
身穿袈裟降人间
无意祖师,姓郝,因自幼出家,佛界均以法号相称,故其名和字不详,祖籍洪江,是嵩云山佛教禅院中为数不多的本土方丈之一。
相传郝家家境殷实,其父给朝廷捐钱后皇授员外之职。正房太太婚后二十年不孕,而孕就一年六个月未显分娩迹象,把个郝员外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是坐卧不安,又是请医把脉,又是烧香问卦。
有一天,一位年过古稀的云游和尚,化缘路过郝家,声言会抽签算卦,能知生死祸福。郝员外请其进屋,客堂坐定吃过香茶后,员外说明情况,请老和尚算一卦,看祸福如何?
云游和尚燃上香烛后,口中念念有词,把一付古铜色竹蔸宝卦抛向空中,一阴一阳落在地上,云游和尚根据卦象,笑哈哈地说:“与佛有缘,得此胜卦,恭喜,恭喜,员外将喜得贵子。不过须择时而至,不可急燥也。”
郝员外急忙问道:“何时临盆,请师傅择算一下如何?”
云游和尚说:“随机而缘,龙虎相斗之日,贵子降临之时也。临盆之时,我将来踩生添喜。”
郝员外听了这云游和尚的话语,想山中有虎倒是时常听说,而龙呢,本乃神话之曽,世间实无其物,又怎么会有龙虎相斗呢,不知夫人身怀六甲,何日才可分娩?老和尚云游四方,又怎知夫人何时生产?真是急煞人也!
不一日,万里晴空,艳阳高照,却忽然间阴云密布,倾盆大雨,路人措手不及,纷纷进到店堂、檐下避起雨来,从外地返回洪江的云游和尚,也因避雨来到员外门下。老和尚刚刚站定,便听到屋内“何哇”,“何哇”传来婴儿的啼哭之声。云游和尚认定是员外夫人临盆生产了。同时云开雾散,雨过天晴,街上又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恢复了市井的繁华和喧闹。
市井中人们一传十,十传百,都在议论一件异事,听从嵩云山妙音寺进香回来的人说:上午上山时,还万里晴空,艳阳高照,刚刚进到庙里,点燃香烛,摆上祭品时,忽然间却阴云密布,倾盆大雨,一条巨蠎和一只老虎,在庙前坪地滚做一团,互相撕咬,叫声震地,天昏地暗,一时间什么都看不见了。香客们都吓得躲到了神龛背后,大约半个时辰,云开雾散,雨过天晴。当香客们从神龛背后走出来时,庙前地坪上除了一滩一滩的血迹和一些蠎蛇的鳞片、老虎的毛团外,并无巨蠎和老虎的踪迹。人们镇定下来,继续进香时,主持进香的慧可和尚却不知去向,全庙里四处寻找,也不见了其踪影。
而在郝员外府上,郝员外因夫人刚刚生产,正在招呼家人忙里忙外,不以乐乎。云游和尚便径自来到客堂,向着郝员外双手合十深粷一躬道:“阿弥陀佛,郝员外,喜得贵子,恭喜、恭喜了!”郝员外见云游和尚真的如期而至,深感惊讶,忙不迭向老和尚回礼让座道:“老人家真是神仙也。”云游和尚问道:“贵子降生,有何异样否?”郝员外道:“生产时,胎盘末破,且布满金纹,紧裹婴儿,如同一个肉团,是夫人将胎盘剪破,孩儿方算产出,刚已产出竞能自己寻找妈妈乳头,吸吮奶水,余者并无异样。”云游和尚道:“阿弥陀佛,郝员外,有此异象也可称奇也。贵公子裹盘降生,正合‘裹盘降生,非君亦臣’之意,乃吉兆也。而布满金纹实乃佛宝袈裟,按此征兆,贵公子如归依佛门,可成就大业,但要留连凡俗,虽然也能紫袍加身,只恐不能受也。
郝员外这是四十多岁才得一子,本希望今后能够科举及第,光宗耀祖。但云游和尚的这一套说词及郝公子孕产时的奇异现象,对坚定郝员外送子出家确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郝员外家孩儿很快就诞生一年了,过完周岁,断母乳,食五谷后,开始着手进行出家的准备。虽然心存怜惜,但孩儿既然佛缘深厚,只好依从老和尚之言,将其送至嵩云禅院,剃度为僧。
嵩云禅院在慧可和尚离奇失踪后,由如意和尚继任方丈,并担任郝公子依止师,主持郝公子的剃度仪式收为弟子,据其身世原委,赐法号“无意”,成为嵩云禅院出家年龄最小的僧人。八十年只坐不卧“不倒单”
在如意方丈的精心辅育下,“无意”迅速地成长起来,他三岁授沙弥戒,比正常授戒小四岁,十岁授予比丘戒,也叫具足戒,比正常授戒小十岁,十五岁离开依止师,自己单独修行,比正常离开依止师,自己单独修行提前十五年。这与他的深厚佛缘和天资聪明是分不开的。
八十年只坐不卧“不倒单”是怎么回事呢?在佛教界,凡是出家之人,除了授戒、念经,礼佛、早课外,都要兼做出坡、杂役,职事、香灯等勤杂服务性工作。“无山不建庙,建庙必育林”,凡具有一定规模的寺观庙宇,都有数量不等的山林田产和庙宇殿堂。所谓出坡、杂役,就是僧人在初出家时,要参加种菜除草,管理山林,殿宇清扫等活动。所谓职事、香灯呢,就是寺庙中管理烧香、添油、香花、水果、上供、清理佛殿、敲钟、打板等工作。尤其是职事、香灯,需要比别人起得早睡得晚,是很辛苦的。
十二岁那年,“无意”在寺里仼职事,有一个冬夜,他睡过了头,晚了半根香起来打钟,结果全寺的和尚都跟着他一起多睡了半根香。他醒来以后大吃一惊,赶快去敲钟,寺庙里的师父才起来做早课。无意和尚心中感到很惭愧,觉得这是出家人不应有的过错,因为在佛教界里面常常说:“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也就是说,犯其它的错可以改正可以饶恕,但绝不可以让修行的僧人误了修行的时间,让修行的僧人误了修行的时间,是做职事的无法挽回不可饶恕的大错。于是他就跪在大雄宝殿前面向菩萨顶礼认错,又到僧众们中间一个一个地去谢罪,并且发誓从此不上床睡觉。所以,无意祖师老和尚从十二岁开始修炼“不倒单”,就是晚上不睡觉,坐在椅子上,不倒下来。整整八十年,他都没有躺下来睡过觉,这是需要非常坚强的信念和意志的,真的非常了不起。
有很多人在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很向往这样的境界,希望也能修炼“不倒单”。无意祖师曾跟他们说:“你们不一定要修炼‘不倒单’,因为修炼‘不倒单’很不简单。一个修行人要有非常大的愿力,然后要有非常好的修行,才可能做得到。我坚持修炼“不倒单”,是因为我耽误了僧众的修行早课,僧众睡过了头,不能按时修行,这所有的罪过都是我的,我应向僧众们谢罪,向佛祖谢罪。而你们又没有犯错,不需要谢罪,也就不需要修炼“不倒单”。
明崇祯五年(1632年)壬申年,“无意”
在常德失足跌落河中去世,享年92岁,从十二岁开始修炼“不倒单”,到92岁去世,整整八十年。
现在嵩云山大兴禅寺祖师殿里,仍然供奉着无意祖师“不倒单”的坐姿圣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