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十年代亲身经历的向阳院故事

(2009-09-28 00:10:45)
标签:

60年征文

国庆征文

向阳院

不敢枉言的blod

杂谈

分类: 世间杂陈

进入21世纪仿佛进入了房地产革命时代,到处搞开发,到处卖楼盘,而且各种小区林立,住宅楼巍峨壮丽,听听小区名字就能激起你强烈的购买欲,什么“华夏人文小区”、“半山别墅”、“西湖美景花苑”、“枫林绿洲”、“天地水云间”等等,还有东洋名字“樱花小镇”,西洋名字“东方巴黎”什么的,但是,尽管楼盘很漂亮,名字很摩登,我总觉得邻里之间相处倒不如七十年代初的“向阳院”。

 

四十岁以上的人都记得,七十年代初有一部黑白电影叫《向阳院的故事》,讲述了退休老工人石爷爷带领向阳院里的红领巾学雷锋做好事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故事,在这个叫向阳院的大杂院里,居民们互相帮助互相爱护,每一个人都乐意奉献,没有人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吵大闹,向阳院里一派和睦。电影公映后,全国各地纷纷效仿,一时间“向阳院”成了我们共同的家园。小的时候,我就住在向阳院里,而且亲生经历过“向阳院”的故事。

七十年代亲身经历的向阳院故事

有一天街道干部戴着大红袖章把我们院子围得水泄不通,干部们挥汗如雨大干了一上午,在院子的门头焊上铁架并镶上脸盆大的“向阳院”三个白底红字,当时院子里一片欢腾,居民们从家里拿来毛巾为干部们搽汗,茶水递到干部们的嘴上,那种亲热就像见到亲人解放军一样。

七十年代亲身经历的向阳院故事

那时候道不拾遗夜不闭户,院子里谁家做了好吃的首先送给邻居尝尝,谁家饭菜烧糊了全院子都能闻到,谁都会随手翻一翻抄一抄。那时候家家都不富裕,时时都可能遇到困难,所以院子里年长者倡议每家拿出十元钱作为基金,谁家急需用钱可以临时救济,据说这叫“随邀会”(这三个字不一定准确)。记忆最深的两件事,第一件事,李家4岁的小六(女孩名)走失,半夜里全院老少齐动员,有的骑自行车,有的疾步如飞,满大街去找,我新婚的婶婶还在发烧就拖着病体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凌晨终于在城西派出所里找到女孩,看到女孩被众星捧月般迎回院子,女孩父母、爷爷奶奶顿时热泪盈眶不停地说“谢谢,谢谢大家”。第二件事,王家二哥办喜事,酒宴就设在院子里。三天前全院人就已行动,有买菜的,有联系桌椅的,有写喜对子的,有摘菜洗碗的,还有跑堂的,那热乎劲就像每一户人家都办喜事一样,当天王家二哥理了新发穿着崭新的衣服骑着自行车就把对面“向阳院”里一位貌美如花的新媳妇娶回了家,那时虽然没有轿车,没有乐队,没有鲜花,没有漂亮的婚纱,没有录像,甚至连照相机都没有,但是那种喜庆的氛围丝毫不亚于今天,而且这种发自内心的喜悦能够在“向阳院”里延续很久很久,比起现在新世纪的婚礼,那时追求的不是物质,而是人们内心的感受。“向阳院”虽然是时代的产物,但是的确给我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

推  荐  阅     

 

 诸葛亮的家族、姓氏之谜

我国第一位女诗人的身世之谜 

 一代霸主身后的女人们

 古代女子相夫教子的九个经典故

 曹操竟是一位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

孙权酒后乱性的那些事

 三国名将曹洪观看裸舞的那些龌龊事

 舜帝遭父母迫害受谁的指使?

 为什么看不懂的事总在发生

 今后我们该如何乘坐公交车 

 

 参与征文,请投票支持,谢谢!

         趣谈30年来广告带来的生活变迁   七十年代亲身经历的向阳院故事           30年来退出童年的十大手工玩具 七十年代亲身经历的向阳院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