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磨”冷“课”

标签:
襄派教育家襄阳教育磨课 |
分类: 我的思想 |
热“磨”冷“课”




精致的表演无生命,原生态才接地气,方可教学相长。课堂是生命的在场,一堂好课更应该是师生共同开展的一次探险旅行,旅途中会发现你预想不到的风景,有时那些意想不到才是课堂上最亮丽的景观,才是一堂课最有价值的地方,抓住这些东西有可能会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只是反复磨炼课堂的流程、语言、技巧甚至教态,这或许真的没有磨到点子上。
用这种“磨课”完全代替教师的个人备课,再用集体教研活动完全占满教师的所有教研时间时,教师就会失去自我。集体备课、集体“磨课”,经过大家的群策群力,最终好像可以让学校中所有老师都能用同一种最优化的方案去上某一堂课,但事实上并没有哪一种教学方式、策略和过程是放之四海而最优的,它一定要与教师的自身特点和班级学生的特点相适应。
前一篇:【商调】梧叶儿·北津抒怀
后一篇:【中吕】山坡羊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