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日报:附中236张图片浓缩73年辉煌

标签:
教育襄派教育家文化 |
分类: 光荣教师 |

从开国大典到问天实验舱发射成功;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到交通、航天、国防等事业的发展……
9月29日,湖北文理学院附属中学举办新中国成立73周年辉煌成就大型图片展,用236张图片展示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的辉煌瞬间。师生们感受祖国日益强大的同时,用学科知识解读图片所展示的辉煌瞬间的背后。
群策群力 精选图片
“我们选择图片力求既能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辉煌成就,又具有教育意义。”9月29日,湖北文理学院附属中学副校长闵海英介绍,此次入选新中国成立73周年辉煌成就大型图片展的236张照片,汇聚了全校各科教师的智慧。
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学校党委举行新中国成立73周年辉煌成就大型图片展。开国大典、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这些重要时刻,以及抗美援朝精神、焦裕禄精神、女排精神等精神谱系在图片展中都有体现。
“我们共同商量,仔细斟酌,力求选好每一张图片。”闵海英说,该校语文、历史、政治、地理等教研组共同挑选图片,从策展到正式展出,前后用了一个多月时间。
在观展中,各教研组结合学科教学,组织学生参观讲解,开展讨论,撰写体会,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激发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情怀,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奋图强。
展览变身户外课堂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审核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9月29日,在政治老师孙小琴的带领下,高三(7)班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户外参观图片展,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
孙小琴告诉记者,通过图片展,学生们对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点有了更深的理解。
历史老师谢佳佳说:“高一(6)班学生担任了展览的讲解员。学生们通过深入学习,对新中国得以走向辉煌的原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新中国的变化涉及方方面面。地理老师陈燕丽从地理的角度带领学生观展。在这堂观展课上,陈燕丽老师用图片引出相关知识,涉及农业、工业、交通、水利枢纽、资源开发和调配,以及人口政策调整、地质、气象灾害等。比如,1952年,成渝铁路正式开通,它是中国自行设计、完全采用国产材料的第一条铁路。1995年京九铁路正式开通,它开辟了连接内地与香港的新通道。
语文老师张锦琼让学生认真看图片,找出和本次月考作文“修养、格局、眼界”相关的人物和事件,从个人层面、集体层面分享女排精神;从国家层面分享奉献精神和爱国事迹。学生们感叹,生活之中到处都有语文的存在。
一场展览一堂课,学生收获颇多。学生张瀹馨说:“国家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强,我为我的国家感到自豪。我要努力学习,为祖国发展做出贡献。”学生代宇凡说:“展览帮助我们更好了解国家发展的历程,这些是非常好的写作素材,对我以后的学习非常有用。”
系列活动丰富多彩
新中国成立73周年辉煌成就大型图片展只是湖北文理学院附属中学庆祝新中国成立73周年、喜迎二十大系列活动之一。
为全面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走过的光辉历程,歌颂党的丰功伟绩,铭记党的恩情,激发全校师生爱党爱国热情,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73周年华诞和党的二十大献礼,学校党委在全校党员和师生中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3周年、喜迎党的二十大系列活动。
系列活动自9月下旬启动,将持续到10月下旬,主要分为颂扬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丰功伟绩系列活动、新中国成立73周年辉煌成就大型图片展、祭奠英雄烈士主题活动、“向国旗献礼”活动、“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线上+线下”主题教育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六大板块。
学校各部门、各党支部和各年级注重调动党员师生积极性,精心部署每一项具体活动,并深入开展宣传,以确保主题活动取得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