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方案

(2007-03-31 11:01:13)
分类: 教学研究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方案
                               瑞安市第二实验小学  项建达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尔也曾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阅读正是丰富学生语言系统、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提及阅读,人们联想到的往往是语文阅读,人们重视的也是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数学阅读。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社会数学化” 程度的不断提高,仅具语文阅读能力的社会人已明显地显露出其能力的不足,如人们读不懂某些产品使用说明书、看不懂股市走势图,等等。此即表明,现代及未来社会要求人们具有的阅读能力已不再只是语文阅读能力,而是一种以语文阅读能力为基础,包括数学阅读能力、科技阅读能力在内的综合阅读能力。
    审视现实的数学课堂教学,很多教师认为数学教学就是解题教学,学生阅读浪费时间,不如多讲几个例题;有些教师即使有数学阅读这方面的想法,也往往是包办代替,即教师自我阅读、自我剖析、自我理解,其结果是学生阅读能力低下,提高数学素养也就无从谈起。据笔者此前对五六年级学生进行的调查和访谈:“你们现在有时间阅读一些自己喜欢的读物吗?”约85%以上的学生有阅读的习惯,阅读的内容绝大部分是卡通、漫画、童话等;“你觉得要学好数学知识,读教材重要吗?除了课堂上,平时是否还会去读数学教材?”学生的回答是:平时基本不看课本,觉得课本内容枯燥、题目简单,课堂上也很少使用课本……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有阅读的愿望,但数学阅读习惯有待培养,数学阅读能力亟需提高。
    鉴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了《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的研究课题,试图通过两年的探索和实践,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数学阅读视野,优化学生的数学阅读策略,增强学生的数学阅读体验,提高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促进学生和谐、持续的发展。
    二、概念界定
    阅读是人们从图像、文字、声音等各种媒体中提取信息的心理过程和智力过程,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它是一系列有机联系的行为和过程的总和。
    数学阅读同一般阅读一样,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
    同时,它也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但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数学阅读又有不同于一般阅读的特殊性,要求大脑建立起灵活的语言转化机制正是数学阅读有别于其他阅读的最主要的方面。本课题的数学阅读能力包括: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转换能力,概括联想能力,有效猜测能力和直觉创新能力等。
    三、国内研究的现状分析
    从网上查找到的资料可以看出,目前上海有一部分中学比较注重开展对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研究,小学虽然也有教师对此问题比较关注,能看到一些老师写的理论文章,但在我所听到的各种级别的数学公开课上,还很少看到有教师能够把这个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有效体现出来,而美、英、法等许多欧美国家在数学教学大纲中都明确地把数学阅读列为教学要求。实际上,与其他学习方式相比,数学阅读具有“有助于规范学生语言,加深其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养成其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其自学能力”等特点,应该说,是数学教与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数学教学改革应该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的预期目标
    ⒈激发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⒉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提高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
    ⒊通过数学阅读的教学,能有效地克服学生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增强他们数学阅读的体验,使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功能和作用。
    数学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如:认真细致、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数学阅读可以使学生具备个性学习和发展的基本技能,以适应“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思想。
    ⒉提高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
    (1)加强文本对话,养成数学阅读习惯。教材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无疑是数学阅读的主要内容。通过阅读教材,不仅可以学习知识、探索规律、锻炼思维,还可以通过数学图形和数学规律感知无穷的数学美。此外,作为课外数学科普读物(包括数学史、数学学习方法、趣味数学及数学专题讲座等)、数学学习指导物及小学生为读者对象的数学和自然科学期刊等,对于开阔数学视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也是不可缺少的阅读材料。因此,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读数学教材、读数学课外读物,以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2)加强方法指导,优化数学阅读策略。小学生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阅读经验的积累,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不仅如此,到了中、高年级,一般还能自发地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但是,他们往往不能自觉地使用这些方法来提高阅读学习的效果,更不能针对阅读材料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符合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阅读方法。这就需要教师给予适时的、科学的方法指导,如提纲挈领法、咬文嚼字法、质疑思辨法、融会贯通法等。
    (3)加强反思交流,提高数学阅读品质。数学阅读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指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纲或阅读思考题,联系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边读边思考边交流,尤其对重点难点内容要字斟句酌,咀嚼体味数学语言的内涵,探究领悟知识的来龙去脉,理解例题的算理、思路,形成自己的见解,并让学生在激烈的思维碰撞和交锋中,提升数学阅读的深刻性、逻辑性和灵活性。
    (4)加强读练结合,增强数学阅读体验。读写结合、手脑并用能促使思维展开,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书写能加快加强记忆,通过纸笔演算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有文献法、数据分析法、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6年9月——2006年11月,准备阶段:
    ⒈构建《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框架,拟订实验方案。
    ⒉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方案,使这次实验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
    第二阶段:2006年12月—2008年6月,全面实施阶段:
    ⒈各参研人员制定实施计划,并做到研究与实践相结合。
    ⒉积极探索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努力构建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评价模式。
    ⒊定期召开研讨会,参研人员作中期报告,及时反馈、矫正,及时交流经验。
    ⒋积累、收集研究的数据和具体材料,包括有关计划、观察日记、测试结果及体现研究成果和问题的一切书面和音像材料。
    ⒌中期预期成果:论文《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阅读》。
    第三阶段:2008年7月-2008年8月,深化总结阶段
    ⒈撰写研究报告。
    ⒉后期预期成果:研究报告《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我校是浙江省文明学校、省示范性实验小学、温州市教科研先进集体,科研氛围浓厚。上级教科研部门和学校领导都大力鼓励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并在经费上予以帮助,技术上予以支持。
    本课题负责人是温州市教科研标兵、温州市首届学科骨干教师、学校副校长,有一定的科研和组织能力,曾先后于2002年、2004年申报研究了《小学数学教法优化组合的实践研究》、《小学生数学日记评价研究》等多项温州市青年“双百”课题,均获得温州市优秀课题成果二等奖。他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全国、省、市级获奖发表,如《构建学习型学校,塑造学习型教师的实践研究》获得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评比二等奖,《小学生数学日记评价研究》荣获浙江省论文评比二等奖,《CAI,一道好菜》等论文发表在《浙江现代教育信息》等杂志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本课题的其他参研人员林秀玲、涂荣荣、陈小娜、孙国平等老师也都是学校的骨干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
    以上这些为本课题的顺利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和制度的保障。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
    组长:项建达
    组员:林秀玲  涂荣荣  陈小娜  孙国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