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端午节的根

(2012-06-23 10:41:08)
标签:

文化

端午节

屈原

神舟

神州

龙舟竞渡

蛟龙号

    端午节来到,城市人们最多的问候是“吃粽子了吗?”靠河的人们,可能会幸运些,能够享受划龙舟的集体运动,体验盛大场面带来的感受。再美好一些的,可以逢人便说“我家阿男的龙舟队赢了。”   

    早晨,女儿问我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记得去年便讲给她听了端午节来历的我,还是一惊:女儿居然忘了?我便再讲了一遍,并且告诫女儿不可再忘:端午节不是吃粽子、划龙舟这么简单的表象。端午节的根是屈原:是屈原的文、气、节。民族文化的精华表现,其中有一部分化入民间,就成了这个民族的节日。过这个节,不能沦为吃吃喝喝、玩玩闹闹。插艾草,是千家万户替屈大夫辟邪;戴香袋,是希望成为像屈大夫理想中那样的香草美人;划龙舟,是为了把屈大夫抢回来;往湖里扔粽子,是让湖里的鱼鳖虾蟹吃后不要再吃我们的屈大夫------这些形式,都寄托着人们精神深层的美好追求。端午节因屈原而美,端午节人文意义上的根是屈原。记得小时候我们还戴香袋,现在早被各种人工刺鼻的名牌香水乱了东方自然雅淡的香文化。广大的民众,端午节,可能也只知吃粽子了。现在,我国的科技、经济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神州九号、蛟龙号上天入海,令人欣喜,可我们的文化传承与发扬却还在断层上挣扎着。文化,从无知到有识,从有识到知行合一,从知行合一到有觉悟有发展,我们真的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从今天开始,我们每一个读过屈原的人,过端午,可否读一段《离骚》,然后,像我们热衷于品红酒那样,仔细地品品其中的美?我们的诗书画乐舞者,在这一天,能否挥洒《天问》、唱响《九歌》、舞一番《山鬼》?可否“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一下?我感而写下拙诗一首,以慰我心,飨亲友。

    千门万户粽艾香,

    神舟破浪竞渡忙。

    龙头谁见灵均立?

    韶华百代弄骚章。

   

    屈大夫的光芒,终究是璀璨的。不能罢休,又与女儿齐颂《九歌》,以过端午、念屈子。

   九歌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啾啾兮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http://s3/small/4c9f0cf5tc31be76e1492&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吊屈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