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一个藏传佛教的讲座。作为文化者的特质,我对其各宗派的源流情况不甚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宗教能够留给文化阐释、渲染的故事。宗教的流传广播,一定不是深涩难懂的教条,大师们的精深,靠着美妙的故事依托,才可传之广远。许多宗教故事,其实是人类共同精神追求的文化本质。佛祖拈花,大弟子迦叶拿过来微笑,不仅由此得以继承佛祖的衣钵,还为我们留下了“心心相印”“莫逆于心”的意境;耶稣为救赎人类被钉十字架,却得以复活,至今西方人仍过着“救赎内心”的复活节;------
藏传佛教里也有这样的故事:相传宗喀巴大师出生的时候,他剪脐带滴血的地方长出了一棵白旃檀树,有十万片叶子,每片叶子上自然显现出一尊狮子吼佛像。拿来问讲座的老师,十万狮子吼佛,有没有藏文化工作者阐释其中的意味,以活佛转世为研究方向的宗教专家没有答案。我只得自己读下去,去理解和挖掘。宗喀巴到西藏修行六年后,其母思儿心切,捎信让他回家。但宗喀巴学佛决意不返,托弟子捎给母亲自画像和十万狮子吼佛像,代其省亲。并写信说若能在其出生地以十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等于和他见面了。读下来,“十万狮子吼佛”这个意境除了佛意,画面感极强,象征着一种内心不为一切外力所动的强大力量。想像一下一只狮子吼起来,也会骇人听闻,况十万只?宗喀巴学佛之定力和持恒力,可见一斑。这里的十万狮子,应该象征着一切干扰他的外在。宗教一个最大归结点,是让人找到内心的宁静。有生命力的宗教,无论派别,“归宁”的追寻是相同的。
传说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的夜行和登宵,在第七层天上,他看到:“有一位比整个大地还大的神。他有七万个头,每个头上有七万张嘴,每张嘴里有七万条舌头,每条舌头能讲七万种语言,每种语言中又有七万种方言;这些嘴巴和舌头都在赞美安拉。”宗教就是用强大的力量来让人产生敬畏、忘记小我的吧?许多时候,忘记小我的确是内心能够安宁之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