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山小溪

(2011-06-15 19:42:41)
标签:

杂谈

2011-6-15

    完成一件美妙的作品基本是画家一个人的事,但完成一个丰满的欣赏过程却需要画家与观画人共同的审美情绪和意境,二者缺一不可。恰如伯牙子期。

    刘云生先生的画作非常完美。同时观展,有人评价他的人物画,认为太写实,像画照片,有沦于技术之嫌。初时,我听着这话,既不反对,也不赞同。待我看完刘先生所有的作品后,我不由感叹:刘先生对艺术的领悟和把握绝非我辈可以妄加评说。仅我这等门外汉就看出了刘先生至少在两点上超然自在,游刃有余,对应这两点,我心里给了自己对他的两个称呼:1.虚实大师。2.追光弄影的人。第一个称谓有一股空灵神秘的佛气,第二个称呼有金庸小说中的侠气。具体阐释这二气,尚需我的揣摩和沉淀。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小女子不才,不敢与刘先生称知音。他是高山,我非流水,一条清浅的小溪而已。


 http://s2/bmiddle/4c9f0cf5ta5c959b59b81&690

刘先生表现光有其独到的笔法,我称之为“光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