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猜小燕与玉良

标签:
潘玉良周小燕红衣主教文化 |
再猜小燕与玉良
------色彩:画人与他人的隔膜
2011-3-6
前篇博文,几位博友均言小燕肖像画得轻佻、风尘,若自己是小燕,也不要此画。
猛然觉得潘玉良得罪的不止是小燕,是一众不用色彩表情达意的人。也许小燕说的“把自己画得太漂亮”的意思,跟一众博友的意见,所差无几,这个“漂亮”,是有特殊意味的。问博友:从哪里得出此论,博友默然。
初时,独看此画,笔者也有同惑,难道玉良潜意识中,竟然有什么不堪的恶毒,来巫蛊小燕?但看完大量潘玉良的画后,便不同了。潘玉良的用色非常热烈,不像中国画的婉约,色彩常常大胆奔放,对比强烈。好似这样,才可将作者内心的压抑全然发泄。而且,此时的潘,好似在探讨中西画法的合璧之道,从色彩、造型、线条上均有上好的表现。
一个人的轻佻与否,其实不在其穿戴,而在其内心。风尘的人,最终说话的是眼睛:媚俗、勾引、颓废、邪恶------这些才是风尘人的灵魂。而小燕肖像,眼神犀利、傲不可侵,何来轻薄?此实为画者不可与他人所言矣。画人毕竟与他人(乐人)有些不同之处,可惜潘玉良并未留下她对自己色彩探究的想法、做法的文字见证,不然,画人与他人也许可以少些隔膜。
至此,一副很囧的画面展现在那里:做了三天模特,憧憬又疲累的小燕,看到成品,非常生气,恼怒不已地数落起玉良:%$#^@&*(*&!-------本来内心颇为得意的玉良,张口结舌、无辜无奈地望着小燕,不知如何是好。小燕心中的幻象和玉良的艺术创造,实在不同。有句话叫“画者不语”,一面说画家以画作说话,一面可能就是说画家不擅于现实中的表达。玉良只得囧囧地,看着小燕摔门而去------
又想起一个故事:法国文艺界大型聚会上,一张画作颇受好评,其作者说:“一张画胜过千言万语。”旁边的一位知名作家很不忿儿,马上接到:“那你把你说的这句话画下来。”哈,真是各有各厉害啊。
潘玉良有副自画像,用色同小燕这张画非常相像,可惜我不知其创作年代。若早于小燕画,当时的玉良大可抬出此画,与小燕一讲;若晚于小燕画,一定是玉良气不忿,也如此地画一个自己,给小燕看看。画中的玉良桃红柳绿的,比小燕像中还涂着鲜红的指甲,艳俗得很呢。
红衣主教像
http://s14/small/4c9f0cf5t7637b3ac3fad&690
潘玉良像
http://s8/small/4c9f0cf5t7637b4a048c7&690
窗前的女人
http://s15/small/4c9f0cf5t9e2d14ef18ce&690
http://s5/small/4c9f0cf5t9e2d18855f34&690
http://s14/small/4c9f0cf5t9e2d1aa9f1ad&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