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8-28
昨晚的《敦煌》,看到一半,实在遗憾,想等幕间休息时退场,可惜它还没有幕间休息。但在台后直射观众的灯光逼迫下,还是很不礼貌地退了场。
老公很生气,认为我中途退场的行为很不妥,我们争论不休。
“为什么不能看完再走?”
“因为不能容忍粗制滥造的东西。”
“我觉得还是可以的,讲了很多敦煌的知识嘛。”
“但我是看戏剧,又不是学历史,学课本,不需要这样的流水帐似的解说。”
“你没看完,怎么知道不好?”
“还用得着看完才知道它不好?”
“你中途退场,考虑对孩子的影响了吗?”
“能有什么影响?影响也就是我可以告诉她什么是不好的东西。对不好的东西就应该立刻抛弃。”
“你冷静考虑一下,你同时会不会将一种做事不能坚持做到底的行为方式传给孩子?你就是批评一个东西,是不是也应该对这个东西有个全面的认识,这样你也好做全面的批评,对不对?再说,孩子还没到你这么高的欣赏水平,你是要欣赏戏剧,但你就不能让孩子学点儿敦煌的知识?”
说实话,我强行退场,确实只考虑了自己,没有将孩子考虑得如老公般细致。我知道敦煌的许多知识,因此我对《敦煌》的要求超过知识本身,但孩子确实可以学些知识的呀。不由得佩服老公对孩子的细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