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孩子看病难育儿 |
分类: 随笔杂谈 |
看完了二宝妈写的'百米之隔,天壤之别—“非人”待遇 OR“天价”诊疗费',感慨着孩子看病难的同时,我甚至控制不住地胡思乱想起来:有钱,真的很好啊.
至少,在孩子忍受着病痛的时候,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选择最好的医院,而不用在担心着孩子挤在人多为患的医院走廊里,随时会有交叉感染的风险的同时,还得忍受那些缺乏仁爱心肠的医生的白眼和冷漠.
有件事,或许,这辈子我也不会忘记.年前,当下定了决心要给儿子做腺样体手术以后,选择医院就成了我和先生的心头之重.考虑到手术的风险和住院时间较长,权衡再三之后,我们还是选择了这所二宝妈文章里提及的与儿X医院百米之隔的北京新XX国际儿童医院,尽管那里的价格贵得惊人,而且绝无报销的可能.最终的结果,也的确让我们为当时的选择深深地庆幸而欣慰.不仅手术本身,没有给孩子带来了任何心理上的负面影响,而且从入院前的检查,到手术结束出院,整个过程轻松愉快,孩子也完全享受到了病人的礼遇.不说别的,当我看到所有的医生护士都是如此的温柔可亲的对待一个小孩子的时候,心里就只有一个想法:这笔'巨款',花得值了!
可是,我很清楚地知道,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情,只能偶尔为之.毕竟,我们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只是普通平民老百姓的家庭.所以,以后孩子生了病,首选的肯定还是那些普通的医院,这也就不可避免地还要承受那种种看病的遭遇.所以,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这个过程对孩子的伤害减少到一低,再低.
关于这点,我想,做父母的别无他法,只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逐步积累经验了.可是再难,也是为了孩子啊.所以,以下的这些,也是我自己在带孩子看病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就算是抛砖引玉吧.
>>关于医院
如果孩子不发烧,只是有点流鼻涕、咳嗽,在家护理就行,比如多喝水,多休息一下.(我个人的惯用伎俩是,在猪仔有些感冒预兆的时候,就给他煮葱白水喝.趁热喝,一次大约100毫升左右,一天三次.坚持两天,基本上都能把感冒的势头给压了下去.但是如果感冒已经发了,再喝效果就不大了.)如果实在扛不过,也没必要一定往儿童医院这些大医院跑,可以先选择最近的医院就医.当然,这里也不是说随便找一家医院就可以.只要是先前看过的,觉得还算满意的就可以考虑.(我想,一般二三级的综合医院的儿科就可以放心了吧.)这些医院虽小,却也五脏俱全.而且由于就诊患者相对较少,孩子交叉感染的风险也降低了很多.同时小医院挂号就诊的手续也相对方便简单,孩子也能尽早看上病,我们做家长的也不必忍受长时间的排队等候之苦了.如果先前有过检查的资料和片子,也最好带上.这样也避免重复检查,节约了看病时间.毕竟,我们都知道,医院交叉感染的严重性有多大,能少呆一分钟俺们绝不多停留一秒钟.
还有看到的一些妈妈们的建议是,还可以带孩子到设有儿科的妇幼保健院去看病.因为这些妇幼保健院主要承担的是妇产科和儿科的医疗任务,而产科严格意义来说不是疾病,因此更减少了孩子受交叉感染的风险.这一点我本人倒没带儿子亲历过,但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亲们也可以参考一下哈!
>>普通医生其实就可以
这个困惑,我也曾经有过:就是不管孩子毛病大小,都会犹豫该不该找个专家给看一看.可是,最终的结果证实了,这个其实往往是'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专家由于资历较老,而且看的病人相对较多,耐心相对也就不足了,所以我们一两小时的等候,人家一两分钟就给打发了,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而相反,如果我们选择那些相对普通的医生,由于他的病人相对少,空闲时间也多了,因此对病人的耐心也就相应会好许多.而且,我想,既然那医生能够出诊,即使技术不是那么的高超,也不会真的差到哪里去.一般的毛病,总还是可以对付的吧.退一步来想,专家一两句话,就把你打发了,看病的效果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了,弄不好还得吃一肚子的气不是?
>>父母的脸皮还是要厚些
咱不是花了钱去看病么?所以,没必要觉得底气不足.该说的,该问的,还是得说得问.虽说既然到了医院,咱最好还是听从医生的建议.但是,有些药物服用的效果还是因人而异的,尤其是孩子呢.这一点,我们做父母的肯定比医生更清楚.记得那次,医生也是二话不说就给儿子开了头孢类的抗生素.我一看,这不行.儿子一吃这玩意就拉肚子,而且是拉水样的很严重的那种.所以,我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直接跟医生说了要换另一种抗生素.医生罗嗦了两句,但是看我态度坚决立场坚定,也就换了.有过了这次经历,我也尝到了厚脸皮的好处了.---当然,这里的前提是,做父母的平时要细心记下孩子的一些药物过敏的记录.不然,到时候苦的就是孩子了.
说了这么多,只是因为自己也一样的为人父母,深深地体会到孩子生病时的那种焦虑与难受!到最后,也还是那句话,多带着咱们的孩子出去运动,多呼吸新鲜空气吧.让孩子拥有个好身体,真真是最幸福不过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