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亲娘”,帮孩子开心地玩好学好睡好!

标签:
智慧家长课温泉妈妈认真能力 |
分类: 家长教师 |
阅读提示:看唐老师跟家长们的对话及回答问题,目的不是要让大家记住遇到同样的问题有一个什么方法去解决;而是通过看对话,看唐老师解答问题的过程,不断熏习,学习解答问题过程中的智慧,让自己成为一个可以解决问题的人,或者说成为一种智慧的存在,不会再有问题让你难过,不得解决。
家长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亲娘型,一种是后娘型。
亲娘型家长:接纳孩子,理解孩子,想让孩子开心,能和孩子一起正向地解决问题,能帮到孩子。孩子爱学习,自己幸福。
后娘型家长:看到的都是孩子的毛病,想让孩子难受,和孩子对抗,说话惹孩子讨厌,帮不到孩子。孩子不爱学习,自己痛苦。
您是亲娘型家长,还是后娘型家长?您愿意做哪一种家长呢?
做“亲娘”,帮孩子开心地玩好学好睡好!
在每周四晚的网络家长课上,有位家长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唐老师,您好!我们的孩子现在上初二,是女生。孩子现在很着迷上微信,每天进家门就要求开网,并且在做作业时不允许关网。一直到夜晚11点多在我们的要求下才关网。现在孩子每天晚上的作业都不能按时完成,而且睡觉很晚。感觉孩子对微信已经很着迷,每天不上不成。请问唐老师,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孩子按时写作业、按时睡觉呢?
唐老师解答:
各位家长,看到这样的问题,我不是看这个问题是什么,而是看提问题的这位家长,他的心里在琢磨什么。
看了他的心里在琢磨什么,我就知道他有没有能力帮到孩子。
这位提问题的家长,说了半天就是在说孩子不好,迷上网、上微信、做作业不认真、要家长逼着才关网、睡觉很晚等。这位家长在说孩子不好好学习,喜欢玩微信,然后他告诉唐老师:“我就想让孩子不看微信,让她难受。唐老师,我怎么能让她难受?”这就是这位家长的提问。
各位家长,我这么解读这位家长的提问对不对呢?
也许有人会想:唐老师,您这么说,是不是您自己的理解?是不是您的偏见?
我告诉大家,不是我要不要这么理解,而是他们家的孩子一定是这么想这位妈妈或者爸爸的,他们一定不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这才是关键。
只要这么想、这么做的家长,您就不可能帮到孩子。因为您根本不是想帮孩子开心,而是想让孩子难受,并且您看到的都是孩子的毛病。您认为孩子有毛病,您管她她还不听,您依这种心态说出话来孩子就对抗您,就烦您。
面对这些问题,家长是这种心态,一张嘴,我们就知道他不可能达成好的结果。
为什么我们的和谐沟通三步法,第一步要接纳,第二步要理解,第三步才是建议?
因为当您接纳、理解的时候,孩子就知道,这是“亲娘”来了。
这就像我们小时候看的电影电视,里面的老百姓说:“是红军回来了!是自己的队伍回来了!是亲人回来了!”在孩子这儿来说,就是“亲娘回来了”。
“亲娘”回来了,孩子就可以跟“亲娘”商量怎么能够开心地做事情。
而提问题的这位家长显然是“后娘”,既严厉、狠,又不能起到正向的作用。
这跟唐老师的“后娘班”(此处指智慧家长大课、认真能力训练营家长课等面授课。在面授课上,唐老师的答疑多采用“棒喝”方式,直指学员自身的问题,以帮助学员破除执着,解决问题,提升智慧)还不一样。
唐老师的“后娘班”狠,但是直接有效。我们将来会把“后娘班”答疑和案例点评时的对话一个一个地做出来,免费地挂到网上,大家有机会听到就会知道,唐老师说话会很狠,但是解决问题一定是直接有效的,问题到了唐老师这里总是非常简单地得到解决。唐老师是这样当“后娘”的。
而这位家长是严厉、狠,当了“后娘”,但是又不解决问题。
所以,这位家长应该首先解决跟孩子的沟通问题。先试着欣赏孩子,鼓励孩子,慢慢地,让孩子喜欢跟家长聊天。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哪里?
我提醒大家,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于,家长怎么跟孩子商量,让孩子好好地玩微信,这才是真正的答案所在。
那有人要问了:唐老师,孩子的作业怎么办?
不写好作业,孩子玩微信肯定玩不好的。
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进一步说是这样的:
家长要跟孩子一块儿商量,既要把微信玩好,又要把作业做好,还不能耽误睡觉。怎么达成这样的结果?才是这位家长要问的问题。
这位家长看似说了“怎样帮助孩子按时写作业、按时睡觉呢”,看似问的是这个问题,但实际上他心里要问的是怎么能让孩子不玩微信,所以他的问题不能解决。
这位家长在跟孩子对抗,而家长一旦跟孩子对抗就注定失败。
我们的课程从来不教跟孩子对抗的方法,只教跟孩子合作的方法。凡是在我们这儿学好的家长,孩子一定是爱学习的,家长一定是幸福的,亲子关系一定是非常和谐的,所以我们的课程叫作幸福之道家长课。
我从来不教家长怎么去对抗孩子,而是教家长怎么去帮助孩子。
凡是想办法对抗孩子的家长,最终注定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