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对可能有种种问题的孩子,家长怎么才能做到接纳?

(2016-11-20 15:27:19)
标签:

个人幸福之道

期望

正因

分类: 家长教师

很多家长说:“如果孩子怎么怎么样,我就幸福了。”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家长对孩子带着期望,带期望就是对孩子的当下不接纳。不接纳孩子,家长怎么幸福?二是家长知道让孩子怎么怎么样的正因是什么吗?自己在做正因吗?个人幸福之道很简单,只有八个字:不带期望,只做正因。面对一个可能有种种问题的孩子,家长怎么做,才符合个人幸福之道?

 

家长朋友,请走好你的个人幸福之道
  

 

这是幸福之道网络家长课上一位家长的作业:

上周五老师发来短信,说儿子周日上午需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八点到校不能迟到,且需在家里花点时间好好复习。

 儿子晚上回家时,我告诉他这个消息,他点点头,表示知道,表情也很严肃。但他周五没复习,周六也没复习。周六夜晚他在打游戏,9点的时候他让我帮他去给电动车充电。我想有门,儿子在心里还是有计划、有打算的。谁知他在11点的时候告诉我,等会儿他要出去吃宵夜。我马上说:“明天早上你还要去考试,今天要早点睡啊。”他不太开心,说:“我就告诉你一声。”

 儿子12点半出去,1点半回来,我还听到楼下他和同学说话的声音。回来后我给他开门,看到他的脸有点红,我没有控制住,就对他说:“明天还要早起,怎么能喝酒呢?”儿子炸了:“我哪有喝酒!”我自知说错,就对他说:“没有就好,马上睡吧,明早还要早起呢。”

 第二天早上,我从7点开始叫,7点40左右他开始有点醒了。我心里急得不行:去学校有20分钟路程呢!我又对他说:“路上要留点时间的,再不走就来不及了。”他发狠道:“你再啰嗦我就不去了!”

 我不再开口,待在自己房间里,可是心里急得什么似的,眼泪也不争气地流了下来。到8点零2分时,他终于背起书包离开了家。

 事后我在自省的时候,发现我还是对他带着期望的,起码希望他上学考试不要迟到。可儿子是个极有主意的人,他觉得自己自有安排:我是为自己做这一切的,你来啰嗦,你来催,就变成我为你做了。

 我以后的首要任务还是要无条件地接纳他,不带期望,先融洽母子关系。

面对可能有种种问题的孩子,家长怎么才能做到接纳?    

唐曾磊老师点评:

这位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情况是很差的。大家能看到,这位家长说话根本说不到孩子的心里去,明知道要考试,家长也帮不到孩子。孩子的学习状况不够好,至少在学习积极性上明显是不够的。

我要问大家的是:孩子是因为周日要考试才不好好学习,还是他这种状态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各位家长,大家说孩子这样是不是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肯定是。

家长应该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某一个阶段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处于什么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还要注意一个条件,就是你跟孩子的沟通情况怎样。你们是融洽的,还是不够融洽的?

在把握这些前提条件的情况下,智慧的家长就会说出恰如其分的话来,而愚蠢的家长则说不出来。

我们看这位家长写的:“看到他的脸有点红,我没有控制住,就对他说:‘明天还要早起,怎么能喝酒呢?’孩子炸了:‘我哪有喝酒!’”

孩子的脸有点红,大家说孩子喝酒了吗?

各位,有没有喝酒是非常容易辨认的,脸红是一种表现。如果我们没有喝酒,对方喝了酒,我们一闻就能闻到酒味儿。我相信这位家长的判断是对的,孩子一定是喝酒了。但是为什么孩子一听家长说话就炸了,说“我哪有喝酒”?这位家长的文笔非常好,这个“”字用得很精准。

孩子明明喝酒了,为什么会这么说?

因为孩子讨厌家长揪他的毛病,讨厌家长指责他、对抗他。孩子说的根本不是喝酒的事,而是“我讨厌你这么对我说话”,是这个意思。包括出去吃饭也是一样的。在孩子出去吃饭之前,这位家长“口臭”,说“明天早上你还要去考试,今天要早点睡啊”,其实这位家长的意思是:“明天要考试,你怎么能出去!

这位家长,在孩子已经这样的情况下,你当时真不知道自己劝孩子的能力吗?当时你说那句话,你真的相信自己说完了以后,孩子就会听你的不出去了吗?不是的。

家长肯定知道自己说了也没用,但是呢,愚蠢的家长既“口臭”又糊涂,就是自己说话会惹孩子讨厌,而自己又不知道自己说话会惹孩子讨厌,或者是当时忘了自己说话会惹孩子讨厌,她就依然会把自己的“口臭”对准孩子的脸哈出来,让孩子烦死她,想朝着她吐。

包括孩子喝完酒回家,你在那个时候说他有什么用?为什么还要说?

因为家长说话不是在说酒的事,而是在指责孩子:“都要考试了,你还喝酒!”所以孩子非常反感家长,所以孩子才会

这个“”字用得非常好。这位家长除了文笔很好、有几个字用得准之外,就没什么可以赞叹的了,全是毛病。她明知道自己说话没有用,但是依然会说;说完了结果根本不好,但是依然会说。

智慧是什么?就是如果说了一句话结果会好,我就说;如果说了一句话结果会不好,我就不说。

说话是说给别人听的,不是自己非要说;话不是自己要说的,而是说给别人听的。

你想过别人听你的话会是什么反应吗?

个人幸福之道就是只做正因,你做正因了吗?

我知道这位家长很为难,但有一个情况是:孩子一定是长期处于这个状态的。这位家长,你应该做的正因是什么?就是鼓励。

要么鼓励,要么闭嘴!

孩子要出去吃饭,约了人,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办法了。孩子要出去吃饭时,你应该这么说:“外边黑你要注意安全。另外,有没有带钱?要不要妈妈再给你点钱?”如果更体贴一点应该这么说:“要不要妈妈送你去?”说出这样的话,才叫学了平等思维。

根据作业中写到的情况,这位家长学平等思维还很欠火候,所以结果就是说了话找讨厌,自己难受,没用!

智慧的人每天只做正因。

你知道孩子长期处于什么状态,就不要期待着孩子会超水平发挥。所谓的不带期望,在这里就是家长不要期望孩子超水平发挥。

孩子已经决定要出去吃饭了,那个时候你知道你说话没用,干脆就鼓励他、帮助他。你也甭问,直接拿两百块钱给孩子,说:“出去好好吃,别喝酒。如果喝酒的话,你别骑车了,妈妈送你过去,或者你打个车过去。喝完酒妈妈接你回来,因为你喝完酒回来不安全,妈妈会担心你的。”像唐老师这么说话才叫亲娘说话。这位家长,你说的都是什么呀,所以你说话就是在找讨厌。

 各位家长,大家要注意,你关心孩子是对的,但是你说的话让孩子听到很烦,你就帮不到他。像我刚才那样说话才叫亲娘说话。

 你能像亲娘一样对孩子说话时,就是在做正因了。

(本文整理自平等教育唐曾磊老师第十八期幸福之道网络家长课)

 

成为智慧的家长,才能培养好孩子。点击好父母成就好孩子,学习成为智慧家长,“温泉妈妈”! 帮孩子开心、独立地生活和学习!(QQ学习群:114239962。帮您更好地学习)

面对可能有种种问题的孩子,家长怎么才能做到接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