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放下家长威严,帮孩子开心地成长!

(2016-01-28 15:58:14)
标签:

沟通

接纳

矛盾

分类: 家长教师

放下家长威严,帮孩子开心地成长! 

有家长问:

唐老师,您好!我女儿现在上小学六年级。上个月学校老师让部分孩子搜集课外常识100题做成PPT。前几个周末,我都提示女儿要分次做PPT,女儿没行动,我也不再催。

上周末我问起PPT,女儿回答说:“老师说目前准备期末考试,考试结束了展示PPT。”我说:“你必须把它完成。”孩子大哭大叫:“老师目前已经不需要了,再说这是自愿的,并不是人人都要做!”

我说:“既然老师点了你的名,就得不折不扣地完成,这是底线,你已经超时了,即使老师不在班上展示,你也得完成!”

孩子哭闹后,还是做起了PPT,当时做了10题,其余90题我准备让她这周末回来补完,尽管需要很长时间。

我对这件事情的困惑是,我觉得家长有时需要家长的威严,让孩子明确知道底线,但和唐老师讲的相对照,太激烈了。我想请教您,就这件事情而言,这是不是原则问题?如果是,如何能温和地坚持?

放下家长威严,帮孩子开心地成长!

 

唐曾磊老师解答:

我们来看问题,家长说“我说:‘你必须把它完成。’”各位家长,这个“我说”是什么意思?大家一起反馈。

  家长反馈:

  家长A:是要求。

  家长B:是命令。

  家长C:是强迫。

  家长D:是逼迫。

唐曾磊老师:是强迫、是训斥。为什么?因为后边孩子的表现是“大哭大叫”,如果您只是平和地说这句话孩子是不会大哭大叫的。但是为什么这位家长说“我说:‘你必须把它完成。’”用了个“我说”,而没有用“我大声地说、我生气地说……”为什么?因为“小人”——我当时大声说了,生气地说了,给孩子压力了,强迫孩子了,但是问问题的时候,我可不能这么说。

所以,这位家长是在掩饰自己那个不恰当的做法,唐老师就要把这个“遮羞布”撕开。

  孩子大哭大叫的时候家长应该已经看到自己在引起孩子的对抗了,接下来这位家长的做法是“我没让步。”什么是“我没让步”?就是“我依然愚蠢,我依然死不改悔!”

“既然老师点了你的名,就得不折不扣地完成,这是底线,你已经超时了,即使老师不在班上展示你也得完成。”这些话都对,但是您在对抗,为什么对抗不好还要去对抗?这就是愚蠢。即使孩子做了PPT,您也种下了对抗的因。

我们继续看问题“我对这件事情的困惑是,我觉得家长有时需要家长的威严,让孩子明确知道底线,但和唐老师讲的相对照,太激烈了。我想请教您,就这件事情而言,这是不是原则问题?如果是,如何能温和地坚持?”

 

这是原则问题,事情是一定要解决的,但是当您和孩子对抗的时候,与解决这个事情就背道背驰了。实际上刚才我讲得已经很清楚了,分析您那颗心您就知道了。

 

智慧的家长要考虑一个问题,我们能让孩子开心地接受我们的建议,把事情做好吗?当事情一旦发展成对抗的时候,无论结果到最后是什么,家长都是失败的。提示这位家长,您逼着孩子,即使她做好PPT了,您也是失败的。您要去反思这一点。

  您讲的都是对的,但是您和孩子一旦对抗了,您就在种下对抗的因,将来这些对抗都会加倍地返还给您的。您会发现孩子跟您的沟通越来越差,现在您还能拿出家长的“威严”,您拿出的所谓的“威严”就是逼迫。而孩子现在是没有办法,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她只好这么做。但是如果她再不同意,您怎么办?有的家长可能会打。当孩子再长大,您打不动的时候怎么办?

一开始我们分析的那几个词、那几句话您好好觉知自己的心就知道,那些做法是不好的。

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当中应该起鼓励的作用,而不是起压迫的作用。如果能起鼓励的作用,您就在陪伴孩子开心地成长;如果您是压迫、逼迫,所谓拿出家长的“威严”这些做法都在种下孩子心理扭曲的因,要么他就压抑着、要么他就会反抗。反抗可能就是拿起刀枪反抗,非常激烈;要么他就低下头来,眼睛翻来翻去,这些都是扭曲的。

我们的课程永远不会让大家做这样的做法,我们都是在说帮孩子开心地做。所以这位家长,您这要多听一听每一期课前面的家长分享,看看这些优秀的家长们是怎么去帮孩子成长的。

如果让我去做一个判断,这个PPT的事宁可不做,也不要压抑孩子。压抑孩子带来的坏处要远远大于您所谓的原则问题。

您需要真诚地跟孩子道歉。其实,在这一点上您可以这么说“我把这个事情写成了一个问题问了唐老师,唐老师严厉地批评了我,说我这一点做得不对,我对你有强迫了。我那么说的时候,实际上已经给你很大的压力了我还不觉知,妈妈向你道歉。”如果您能依这样的方式去说,也许孩子在这一点上受的伤会逐渐平和起来。

您给孩子带来这种压力,孩子已经明显地感受到了,向孩子由衷地去承认错误,以后要商量着把事情做好。该做的事情要做,和孩子商量商量怎么做好。原则问题怎么办?也是商量商量,怎么把原则问题去做到,怎么开心地做好,这是智慧的家长。所以这位家长,您好好地来。

另外,孩子也不要因此去怨恨妈妈,因为妈妈只是着急,妈妈学这个家长课学得还不够多,智慧还没有那么高,妈妈是后进生,要原谅妈妈。

 

成为智慧的家长,才能培养好孩子。点击好父母成就好孩子,学习成为智慧家长,“温泉妈妈”! (QQ学习群:114239962。帮您更好地学习)

放下家长威严,帮孩子开心地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