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极品老太太的教育绝招(三)
(2009-02-06 10:06:21)
标签:
育儿哲理老太太老五妞妞美国教育 |
分类: 家长教师 |
继续说。
昨天说两个老太太去市场。
那是一个地摊市场,也就是说一个不太正规的市场,乱哄哄的。
里面有一个做蛋糕的门头,小欣的婆婆特喜欢吃那里做出的蛋糕,于是她拉着小欣的妈妈一起去那个市场买蛋糕。
到了那个门头,老太太称了10块钱的,两个老太太争着付钱,小欣的妈妈已经掏出十元钱捏在手里,两个老太太就这样,你来我往的争着付钱。
就这时,一只小脏手迅速的抓住小欣妈妈手里的十元钱,然后又迅速的抽了出去。接着一个小黑影就匆匆消失在人群中。速度之快,让两个老太太都愣住了。
其实十元钱被抢了,倒没什么,但问题是那只小黑手在抢那十元钱是,尖手指甲将小欣***手背给划破了,不仅如此,不知是角度的问题还是怎么的,小欣***大拇指还给拧了一下。
当即小欣妈妈就疼得不行了。
卖蛋糕的老板因为认得小欣的婆婆,她已经冲出去追那个“小强盗”去了。小欣的婆婆就在那里捂着亲家母的手直个劲说“快把血挤出来,别破伤风。活动一下看看,骨头有没有事?”
过一会儿,蛋糕店的老板扭着一个又瘦又小的小男孩回来了。
市场上其他摊主也过来了,一个摊主拧着小男孩的耳朵说:“不偷了,改抢了。真是越来越没有技术含量了。”
另一个摊主说,“这孩子,真是的。又不是没娘没家,怎么就好这口。”
其他人也上来了,纷纷指责那个小男孩,什么没教养,什么将来没出息,什么这么小就偷就抢,长大准是个祸害什么的。
小男孩拧着脖子,昂着头,好像已经习惯了这种场合,一副不在乎的样子。
这时小欣的婆婆出场了。
她先上下打量了一下小男孩,说的第一句话竟是:“这孩子长得真是可人啊!”搞得小欣的妈妈差点没喷出来。
接着她又开始夸了:“这孩子大眼睛,特有神,还是这个小额头,一定很聪明!
这下大伙都摸不着头脑了
小欣的婆婆继续说:“这孩子比我那五个看上去精神多了,我那几个就是一溜书呆子,都傻傻的。”
然后老太太对蛋糕店老板说:“快切块蛋糕给这孩子!”那老板只能切了块蛋糕递了过来。
老太太拿着蛋糕送到小男孩面前,心疼得说:“孩子,刚才跑那么快,伤着没有,吓着没有,让奶奶看看。”然后抓过小男孩的手安抚了一下。又说:“缺钱花了,是不是家里有困难了?”小男孩这时眼泪已经下来了,但还是不说话,一个摊主上来说:“他哪里是缺钱?他家就在后面,父母在这打工,不是没钱,是缺管教!”老太太回头说了一句:“孩子小,不懂事,但大人也不能说打就打。”回过头来又对小男孩说:“乖,别怕,奶奶在这。以后别偷钱了,缺什么回家跟爹妈说,都是爹妈的心头肉,好好说,好好要,钱用在正途上,花多少都值!”
这时,小男孩已经哭得不成样子,抬起头来看着老太太说:“奶奶,我错了!”
这时,大伙看看情况已得到稳定,于是也纷纷散了。
小男孩手里拿着蛋糕走了。
小欣的婆婆给蛋糕店老板钱后,扶着小欣的妈妈赶紧去了就近的社区医院。
到医院,小欣的妈妈上了药,已开了些活血什么的止痛膏就回了家。
回来家,已是晚饭时间了。小欣和老五看到两个老太太,一个捂着手,一挺着腰的回来,忙迎上去,问是怎么了。两个老太太一说,小欣当时就怒了,“小坏蛋,把我妈弄伤了,我明天去市场教训教训他。”小欣的婆婆当即说,“不用去了,我已经教训过他了,他也知道错了”。
小欣看婆婆发了话,伸了伸舌头,不再说话了。这事就这样过去了。
接着便是妞妞的问题了。
大家都了解,小孩子喜欢问为什么。一天,妞妞吃饭时问小欣,“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呀?”(经典是小孩子问题)
小欣的婆婆回答说:是从妈妈肚子里生来的。
小欣的妈妈回答说:是从小清河里捞上来的。
小欣回答说:是捡来的。
因为三个女人几乎是同时回答的,当她们说完时,老五的嘴已经成了O型了。
妞妞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说,你们怎么说得都不一样。
小欣了解婆婆,知道在两个答案之间,她必须听婆婆的,于是也笑着说,你是从妈妈肚子里生来的。
小欣的妈妈也知道自己的答案是蒙人,于是也说,听奶奶和妈妈说的。
可小家伙更来劲了,“妈妈肚子那么小,怎么装得下?”
这时,一屋子人都看着婆婆,大家都在想,标准答案看你的了。
老婆婆不慌不忙的说,你生下来的时候,就像小猫那么大,所以你可以藏在妈妈肚子里。
妞妞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说“我知道了,这就是藏猫猫,对不对?”
一家人齐声回答,“对”,那声音整齐的别提了
再说妞妞与两个老太太的事。
妞妞总是分不清洋葱和大蒜。
那天,婆婆拿着洋葱和大蒜教妞妞,妞妞把这两样放一块,很快就能分清,但一旦分开,又分不清了。
小欣的妈妈急中生智,告诉妞妞,白的是水蒜,红是的洋葱。
结果晚上又闹笑话了。
小欣在厨房做饭,叫妞妞给拿棵葱。
结果小家伙拿来一头蒜,还一本正经的说,那是白葱。
小欣告诉她,这是蒜,妈妈要葱,快去拿。
结果小家伙又拿来一头洋葱,说这是红葱。
小欣彻底搞败了,只能自己跑出去(在院子里)拿了一棵葱回来。
妞妞还理直气壮的说,那是小白菜。
基本蔬菜都好认,什么黄瓜、西红柿、辣椒、苞菜。
当妞妞拿出他摘的“茄子”时,一家人都不傻了,这是什么?
小欣说,是萝拔吧?
老五说,不象,是不是土豆?
妞妞骄傲的说,是鸡蛋。
小欣的妈妈说不认识。
小欣的婆婆也说不认识。
菜家大叔说,是茄子,只是还是幼儿期而已。
这下小欣的婆婆对着小欣和老五说:“孔子曾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接着,是妞妞的另一个杰作,一个大黄瓜,当她把那个大黄瓜拿出来时,那个菜农大叔脸都绿了,“天哪,我的种子哟!”
可把一家人惊够怆。小欣说,“什么种子,不就是一西葫芦吗?”
菜农大叔说,这是留做种子的黄瓜。
一家人的嘴又成O型了。
小欣的婆婆笑着说,真长见识了,我这辈子还是第一次见过这样的黄瓜。
当然当了解是种黄瓜后,一家人又是赔不是,又是赔钱,很快搞定了。
然后一家人菜农大叔家吃了一顿丰盛的农家宴,然后又载了一堆新鲜蔬菜回了家。
以后,妞妞倒是再也没有认错过蔬菜。
就这样,一家人过了一个月后,妞妞被姥姥接走了。
但没过多久,老三来了。
说起老三,是几个孩子里条件相对要差一些的了,虽然在科研院所工作,工资也还可以,但由于三嫂没工作,因此生活上要相对差一些。
老三属于那种夹心饼干类的人物,虽然好吃,但总不被重视。
老三也属于那种留过洋,见过世面的人。
老三还有一特点,就是没有心计的那种。
老三来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他正好有一个项目在老五所在的城市开展,于是他想住在老五家,可以省下差旅补助。
也就在这一段时间,老太太有了立遗嘱的打算
老太太已经七十多岁了,有一段时间,她看到同社区有个年纪相仿的老太太得了老年痴呆症,于是突发其想,要立个遗嘱。
正好老三也来了,老太太于是一天把老五、老三、小欣叫到面前,说想立个遗嘱。
老三说:“立什么遗嘱,您老人家也没什么可留得呀!”
老太太不紧不慢的拿出一个存折,展开给大家看,大家一看,竟有21万元钱。
老三直肠子就喊了出来:亲妈,您真是我亲妈吗?您原来这么有钱呀!”
小欣在桌子底下狠狠踹了他一脚。
其实小欣不是掂记钱,是觉得这老三说话这么不会拐弯。
老太太也不计较,继续慢慢说:“老家房子卖了,收了3万元,其他都是这几年你们给我的,我呢,也没什么大开销,这几年老五给我配置的都够用了,所以钱就没怎么动,都攒下来了。”
然后老太太又拿出一个单子,上面写着这几年大家给买的贵重的东西的一个清单,如老大买的金首饰,老二买的水晶帘,老三买的两棵老参(还没吃),老四买的项链,老五买的没有记上,因为老太太认为一直住在老五家,老五给买的东西也就是老五的。
然后老太太说,送的东西,我吃了喝了的,就算了,没用的,谁送得就还给谁。至于钱吗
老太太看看两个儿子,说这几年老五辛苦了,所以给他留10万元。老四还未结婚,给他6万元,还有5万元,给老三吧。老大、老二他们就不给了,他们条件好,相信他们会理解的
两个儿子当即说:妈,这钱您留着花吧!别分了,什么遗嘱不遗嘱,活得好好的就够了。
不过老太太一向说一不二,更何况分配是她自己的东西,于是这事,按老太太的话说,就这么定下来了。还让老五通知老大、老二、老四,如果有意见,可以在15天内提出来。
于是热闹就来了。
没过两天,老四来电话了。
老四电话里就对妈说:我不要钱,我要妈。
又过两天,老大来电话了。
老大电放里也对妈说:我不要钱,我要您老人家一句话,我是不是您儿子?如果是,您来美国;如果不是,我回国给您养老送终,因为养恩比生恩还大。
现在各位终于知道老太太为什么还是去美国了吧?
老二也来电话了,老二电话都带哭腔了:妈您哪怕分给我半块肥皂,我都知道您惦记着我。您老人家真不要我了吗?
那两天可把老太太给说毛了,一向挺有主意的老太太一天问小欣,“我是不是决定太草率了?”小欣诚实的点头说:“是!”
于是老太太又问,“那你说怎么分合适?”小欣也诚实的说:“您就全给我们两口子,就没那么多事了!”
老太太又问:“那怎么行呢,其他儿子知道了,又说我不公平了。”小欣更诚实的说:“您别让他们知道就行了呗!”
老太太:“可他们已经知道了!”
小欣说:“那我就没有办法了!实在不行,您就按人头分吧!”
老太太:“按人头,也太没技术含量了吧!这又不是旧社会交人头税!”
小欣说:“那就按他们现在的家庭的收入比例分,收入多的少给点,收入少的多给点。”
老太太:“那又成了杀富济贫了,再说,他们现在现状还不一样!”
小欣说:“那就采用抽奖方式,咱也弄几个双色球,谁中了归谁?”
老太太想了一下,觉得不行,因为家里人不齐,怎么抽?
老太太这时对小欣说:“我这一辈子,大风大浪过来了,怎么阴沟里翻船了。”
小欣看老太太的样子,笑着说:“妈您这辈子,好东西都已经给了我们了,儿子们都养大了,都成材了,都很孝顺,就剩钱这些王八蛋了。您反倒为这些王八蛋伤脑筋了。我看您也别想了,钱您留着,别想了,实在想分,就按人头分吧!”
在小欣这一番话下,老太太也决定按人头分。这事就算告一段落了。
不好意思,让大家久等了。
刚刚和小欣聊完。
她也看了我写的贴子,她说比她的现实生活还是差了些。
因为现实生活更热闹。
我这里先描述一下她目前的生活状况。
首先
她和老五块疯了,老太太不在家,孩子还在妈妈家,两口了反天了。几乎快上房揭瓦了。
自由,太自由了
两口子天天吃馆子,一到周末就去效游,泡吧!
邀请好友家里狂欢!
总之,小欣说这一段时间真太自由了!
不过我问她,那你还希望你婆婆回来吗?
她想都不想就说,当然希望,而且希望她快点回来。
因为没有她,国将不国了
小欣说,婆婆来电话,说她这两天正在修理美帝国主义。
她去了大哥家,提出这个房子是中国领土,任何人进这个房子要说中文,大哥大嫂还好说,可苦了两个孩子,其实两个孩子一直学中文,但说得不好,时不时蹦英文,而这正是婆婆最不能忍受的。
她还要求全家进入中餐时代,禁止P萨,还有PIPE等食品的出现。她认为没有营养。
最搞笑的是,婆婆在超市也讲中文,而且如果营业小姐听不懂,她会非常理直气壮的要求“把你们经理找来”,结果,还是一位留学生过来做翻译,才解了营业小姐的难。
婆婆即使在美国也依旧作风不改。
小欣说,婆婆还说,准备再过二三个月就回来。
因为在那里还是不习惯。
因为那里蔬菜种类太少,好像除了生菜、土豆、洋葱就没别的了。
不过最让她难受的是,她认为外国人身上都有“味”。
所以还是决定回国生活。
前一篇:转载:极品老太太的教育绝招(二)
后一篇:孩子来学习后,仍有缺点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