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家庭和谐教育?

标签:
杂谈 |
分类: 和谐家庭 |
我最开始的研究方向主要在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方面,
在不断教授学生和研究过程中,我越来越发现孩子的学习离不开家庭环境尤其是家长的影响。有一位同学,学习很努力,学习学会的三个标准后进步很快,但有段时间他根本无心学习,因为他的父母正在闹着离婚,我们的老师只能安慰这个孩子,尽量少受环境影响,但孩子的成绩依然会大幅度下降。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往往比其他因素更强。请看下面一位网友的留言:
1岁半的时候,我有了个新妈妈..因为自己的妈妈去天堂了...我一直渴望得到母爱,对后妈,我既怕她,又渴望得到她的关爱....现在长大了,觉得她不是我妈妈,而只是一个可以让我叫"妈妈"的人....爸爸也是,小时候很崇拜他,觉得他非常辛苦..现在长大了,觉得他不够格当爸爸,自私自大,爱吹牛,爱专横...他现在退休在老家,一个人住,妈妈跟着她自己的小孩住...有时感觉爸爸挺可怜的,想跟他说说话,谈谈心,可每次讲不到两句,就没话说了...朋友说我这是跟家里缺乏沟通,可我觉得这是从小在家里面养成的习惯,从小的一个生活模式...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
有位妈妈跟我交谈时问我:唐老师,我跟丈夫离婚了,怎么能不影响孩子?
我叹了一口气:
看到这样的问题,我不得不利用平等思维的原理一次次地帮助这样的家庭和年轻人解决成人之间、亲子之间的婚恋、情感、沟通问题。
我发现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的“自我”是家庭婚姻和亲子关系解决不好的最主要原因,这种自我往往表现为自以为是、成见、偏执等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了一些平等思维沟通的原则:
只要我们心里认为对方是错的,就永远达不成真正的沟通,一定是一谈就崩。
如果我们都是对的,沟通的目的就是揭露对方的错误,这是沟通吗?
只要您认为对方是错的,就一定有矛盾,要知道:对方也认为您是错的,对不对?
事实上,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都可能有自己的偏见。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能是错的,那么,首先,自己可能是错的,只要对方提出足够的证据说明自己是错的,自己就要承认。
不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因为你永远无法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所以,换位思考远远不够,平等思维是无位思考,也就是说不要站在哪个位置上去思考。我们不站在哪儿,就可以站在所有的地方,如果我们不坚持我们自己是对的,那么我们怎么可能有错误?如果我们不坚持对方是错的,我们就只是在讨论什么是好的。其实对错根本不重要,我们要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您错我对。记住自己一定可能是错的,对方的所作所为一定有他的道理。
平等思维沟通的唯一检验标准就是对方是不是跟你说心里话,如果是,你就是平等的,如果不是,你肯定没有做到平等。
……
我们的家庭和谐教育,就是帮助一个家庭达到以下目的:夫妻相爱,亲子和睦,孩子学习成绩好,悟性高。
前一篇:师德是教师的灵魂
后一篇:乖巧努力的女孩为什么成绩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