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会讨厌父母的爱?——爱是一种能力

标签:
教育中小学感悟随笔教育杂谈教育讨论谈天说地高考 |
分类: 家长教师 |
为什么孩子会讨厌父母的爱?——爱是一种能力
您好,您说得非常好,种花需要方法,而且不同的花需要不同的方法。关键在于根据花自己的特点,进行浇水施肥。
家长教育孩子跟养花有相似之处。孩子就像花儿一样,既需要家长的教育,又怕家长不恰当地教育。浇花不当,会使花儿枯萎,教育不当,会使孩子走向逆反。
很多家长在留言的时候,总是强调自己怎么爱自己的孩子,但孩子就是不听话。其实很多家长不明白的一个问题是:不是你心里觉得爱孩子,孩子就感受到你的爱了!爱是一种能力,需要好好学习才能懂得怎么去爱,才能在爱别人的同时让对方感受到爱。
在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中,家长往往是强势的,孩子越小,其意见越可能不被重视,所以,问题往往出在家长身上。
我们想:家长教育孩子,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自己满足教育他人的快乐?还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真正接受好的教育得到成长?
如果我们真的是为了让孩子接受教育得到成长,那么为什么会跟孩子出现那么大的分歧?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对父母有或多或少的不满,而家长自己说起来,则是全心全意为孩子好!
有家长问:一个东西非常好,于是就给孩子了。但孩子一点都不喜欢,甚至反感!为什么?答:您觉得好,孩子就觉得好吗?典型的偏见!
家长又问:那个东西真的很好!您怎么能说我是偏见?答:如果真的像您说得那么好,孩子为什么不接受?您觉得自己的孩子缺心眼儿吗?
家长又问:难道我做父母的会骗孩子?答:当然不会骗孩子。但孩子心里的感觉是,您的认识水平有限,您自己可能被骗!
家长又问:有时候说的时候,孩子认可了,可就是不执行,为什么?答:看您说得可怜,骗骗您,让您别再那么辛苦地唠叨了。
家长又问:我怎么跟孩子说了,孩子才能认可?答:让孩子从心里接受,不要有任何地勉强,让孩子把心里话说出来。
家长又问:怎么知道孩子是从心里接受了?答:只要从心里接受了,孩子会很主动地去做。只要没有这样,就是没有接受。
家长又问:怎么能让孩子从心里接受?答:让孩子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做是最好的,其他的做法都会有问题。
家长又问:怎么能让孩子把心里话说出来?答:与孩子平等交流。
家长又问:怎么与孩子平等交流?答:首先承认自己也可能错,只要孩子指出自己的问题,自己一定承认并且认真改正。
家长爱孩子,目的在于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而不是满足自己爱别人、施展爱的欲望。所以,爱孩子要以孩子的成长为目标。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培养自己爱的能力,培养爱的能力需要与孩子平等交流,也就是所谓的平等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