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意外地点任务中不同测试问题及意图理解与执行功能的关系

(2007-04-13 15:59:01)
分类: 潘燕的笔记
          意外地点任务中不同测试问题及意图理解与执行功能的关系
 一背景
 心理理论:指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的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执行功能:是对思想和行为进行控制的心理过程.
   研究者们发现:心理理论任务(如错误信念任务)与执行功能任务(DCCS任务)在同一时间被儿童掌握,二者显著性发展的时期接近,并且两者的神经都在前额叶,由此他们推测这两种任务具有相关关系.如Frye和Zelaze使用维度变化卡片分类任务,意外地点任务等对3-5岁儿童的施测得到相似的结论:儿童在心理理论和执行能力任务上的表现在控制年龄,性别,智力等因素后,二者具有高的相关.
  研究者通常是用儿童对错误信念的理解作为获得心理理论发展的标志.标准化错误信念任务:想法问题,知否问题,预测问题.研究者发现想法问题与预测问题是同质的,如邓赐平,桑标等(2003)发现正常儿童在这两个问题的表现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该研究只采用预测问题和知否问题作为儿童心理理论任务的指标.鉴于以前的研究者只考察儿童对愿望及信念的认知,而忽略心理理论的另一要素:意图.所以该实验的创新之处增加了膝跳反应.
 二实验
1被试:来自重庆西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的59名被试.3岁儿童18名,4岁儿童20名,5 岁儿童21名,年龄范围3岁3个月到5岁11个月,平均年龄4岁4个月.
2实验设计及程序:分两个阶段.由同一名女主试单独对儿童进行测试.第一个阶段:DCCS任务,膝跳反射及错误观念,任务.第二阶段:测试手部游戏,再测DCCS任务,并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言语分量表.
3测量
(1)意外地点任务:任务中的故事主角是一只狗,当狗不在时,骨头被移送到新的地点.预测问题:狗在哪里找骨头? 知否问题:狗知道斧头在哪里吗? 每个问题通过记1分,没归记0分
(2)膝跳反射任务:儿童坐在桌子上,双腿悬空并放松到能自由活动,用"医用叩诊锤"扣击左腿,并要求被试在被敲击左腿时,移动右腿,以避免被试夹腿,妨碍膝眺反射的发生.问题:你动了你的腿,是你故意要动的吗? 实验进行两次,正确回答一次记1分,错误记0分.
(3)维度卡片分类任务(DCCS):把两个目标卡片(红椅子和黑桌子)分别固定在两个盒子里,盒子有细缝,便于被试放测试卡片(6个黑椅子和6个红桌子).第一阶段:主试先做一次示范,然后要求被试按颜色的维度,把测试卡片分别放在两个盒子里,每次分类给予反馈.答二阶段:要求被试按桌,椅把测试卡片放在两个盒子里.正确记1分,错误记0分
(4)手部游戏:主试与儿童相邻而坐.第一阶段:告诉被试"我把手放在桌子上,你也把手放在桌子上,我把手攥成拳头,你也这样做"(头2次有反馈,后5次无)第二阶段:要求儿童做与主试相反的动作.记分用正确的相反动作次数反映儿童的抑制能力
.

三.结论
1.儿童在执行任务中的表现:3,4,5岁儿童在DCSS任务上的成绩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显著提高,手部游戏上上的表现接近天花板效应。儿童在DCCS和手部游戏上的不同表现说明两个任务需要不同程度的能力或是两种不同的能力。抑制能力是执行能力的核心成分,作为执行任务的DCCS任务和手部游戏都需要抑制的参与。但DCCS任务涉及了规则推理,视觉冲突的抑制和额外维度的转换,而手部游戏在于抑制模仿的倾向。
2.儿童在心理理论任务中的表现
(1)"知否问题"与"预测问题"
"知否问题"只具有元表征过程(包括两个方面,既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表征和对他人心理状态的表征)测量中被试是否区分他知道的什么是现在的真实世界状况和他知道的什么是小狗现在的心理状况."预测问题"包含元表征和推理过程(根据角色的心理状态推测他将采取的行动)儿童应根据小狗的心理状态预测小狗在哪找骨头.
(2)意图发展
3岁儿童理解意图的能力处于迅速的发展期,大多数4岁儿童能正确理解反射行为并趋于稳定,和4岁的儿童相比5岁儿童对意图的理解没有显著的提高.儿童能够通过比较他们需要做什么和实际做了什么,他们就能区分有意和无意的动作.
3.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关系
DCCS任务和"知否问题"间具有高的相关及偏相关,都存在共同成分——“双表征区分结构”,即儿童形成对两个不同事物表征,并能清晰的区分。膝跳反射与“知否问题”也存在显著的偏相关(r=0.525,P〈0.01)由此可见,膝跳反射任务,DCCS任务与“知否问题”三者表现显著的相关和偏相关,三者存在共同的因素。
 

年龄组

知否问题通过率

预测问题通过率

膝跳反射M(SD)

DCCS    M(SD)           

手部游戏   M(SD)

言语能力   M(SD)

3

16.7

5.6

0.61(0.78)

7.83(2.09)

4.11(1.08)

16.06(5.33)

4

90.5

47.6

1.81(0.40

8.86(1.71)

4.57(0.68)

2.4(4.07)

5

100

78.9

1.8(0.52)

9.85(0.49)

4.6(1.05)

2.3(3.99)

廖渝 吴睿明 Philipnbsp Davidnbsp Zelazo 李红 张婷 张莉 高山 李小晶
  意外地点任务中不同测试问题及意图理解与执行功能的关系
   

心理学报 ,2006,38(02): 207-215

                            pan ya

A+ ,这儿的心理理论名词有点怪,这都是翻译惹的祸,你将来比较适合做儿童研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