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于龙泉:姚引财的青瓷梦
洪峰 流泉
229省道线西侧,一片方圆数百亩的水稻田。每每秋天来临,风吹稻浪,稻谷金黄。站在平坦的村道上,一幅闲适宁静的乡村画面映入眼帘:远山青黛,蓝天高远,一条省道拖着白云向西而去,连片的稻田里,时不时晃动出村民们劳作的身影。很多时候,姚引财就在这里,倚着楼房窗棂,目视远方。他的身后,就是自己的窑厂“稻田窑”。
从小性格就独立的甘肃小伙姚引财,2009年考上了海南大学医学院,因为专业被调剂,他勉强就读了一个多月后,就独自前往上海投奔表哥。
有一天,他漫无目的行走在朱家角镇北大街上,突然从一处老房里传出优雅的古筝曲,吸引了他登门而入。
很快他就被屋内一些高低条案上摆放的瓶瓶罐罐吸引。瓷器上的青釉,散发出温润的气息,让他感到一丝从未有过的震颤。此时的他,并不知道这些瓷器就是他今后他每天朝夕相伴的龙泉青瓷。姚引财与龙泉青瓷间的缘份,或许从这一刻始就注定了。
几天后他跟随表哥的一位朋友,第一次踏上了龙泉这方神奇的土地。他拜访了日后成为他师父的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王传斌。师父颀长精瘦,不修边幅,美术造诣深厚,作品釉色纯美,造型设计方面独树一帜。师父工作室里那些琳琅满目的青瓷,像磁石一样紧紧攫住了姚引财的心。瓷光,瞬间照亮了他的内心。
也就在这一瞬间,他决定放弃学业,去做喜欢的事。他大胆表达了想拜师学艺的心情,王传斌默许:“你可以先在这里玩玩。”
于是,姚引财玩上了青瓷,并且越玩越有兴致。这个外表清瘦、长相斯文的小伙子,天生就是适合做青瓷的料。之后,他回了趟海南,瞒着父母办理了退学手续,背起行囊,再次回到龙泉。那年春节,他留在了异乡,与瓷土为伴,默默地勤学苦练。
从玩泥巴开始,一步步接触各道工序。姚引财手上的活也做得越来越顺手,泥巴像听话的孩子一样,最终变成一件件精美的瓷器。“做青瓷就是一直去做实验,做到老、学到老、实验到老。”师父的话成了他艺术道路上的座佑铭。
2017年,学艺六年的他,创建了个人陶艺工作室。
作为中国艺术的典范——龙泉青瓷,经过反复的熔化陶冶后实现脱胎换骨,呈现出千年不化的青韵,从而达到艺术的理想境界。“蔚蓝落日之天,远山晚翠;湛碧平湖之水,浅草初春。”古人用优美诗句描述出了龙泉青瓷之美。以粉青、梅子青为贵的龙泉青瓷,色泽柔和,温润如玉,看似普通的生活器物,却涵盖深刻的精神内涵,充满艺术韵味。
每次釉烧对姚引财来说,都是体力和心理上的一次考验。装窑时满怀期待,开窑时又忐忑不安。遇上满意的作品时,他总是激动不已,独自“欣赏”许久,沉醉其中。这种感觉美好、纯粹,或许这正是手艺人最大的幸福。
作品来源于生活,每一件作品,姚引财都赋予它一个有趣的灵魂,一段可以在觥筹交错间讲述的故事。
2012年,献给母亲的处女作《母爱》,首次参加浙江省第三届青瓷传承与创新设计评比大赛,就“意外”拿到金奖,为他坚定行走青瓷之路注入了强心剂。此后,他陆续在第七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大赛、甘肃省第十三届工艺美术“百花奖”评选活动、全球华人设计比赛等活动中屡获大奖。2014年,姚引财成功入选文化部、财政部“全国青年文化创业创意扶持计划人才库”。
2023年秋,一个明媚的上午,我们坐在姚引财工作室的茶室内,一件别致的壶承,在暖阳中特别亮眼。这正是他这两年主推的《丝路》系列之一。器物上采用平素少见的沙漠釉,磨砂感营造出沙漠的特有美感,沙丘轮廓清晰,层次分明,丘脊线平滑流畅,七匹神态各异的手捏迷你版骆驼排列成队,行走在沙漠上。器物中间下沉部位厚施青釉,碧如翡翠,宛若湖泊。
优秀的器物,是视觉艺术的呈现。来自甘肃的姚引财,把西北风光融入龙泉青瓷,呈现出不一样的视觉美感。眼前器物让人极为自然联想起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山泉共处,沙水共生”,作品呈现出的生动意境和色调的融洽感,令人叹为观止。
“我塑造了一件件作品,也不得不承认是这一件件作品塑造了我”。龙泉青瓷契合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追求:含蓄、内敛、优雅、深沉。而这一切,都慢慢内化为姚引财的为人处世之道。他不张扬,低调行事,一个人安静地偏居郊区。看书,拓宽心境;制瓷,陶冶情操。
姚引财给工作室取名“减艺”,尝试着给作品作减法,抛弃繁复装饰,用简单线条去体现,去凸显一种返璞归真的美感。缘于那份随性自然,两年前他创建了“稻田窑”。眼前这片朝夕相处的稻田,激发着无穷的艺术创作灵感。肆意生长的稻子,从绿油油到金灿灿,充满生机与活力。稻子的使命,并非只是妆扮自然,而在于滋养生命的新生。
近年来,他的创作方向更加清晰。以造型创新为突破口,在传统器型上,重点攻克烧制难度大的香器、炉器等,同时不断创作一些有个人想法的作品。《鼓舞人心》系列成功入选2022年丽水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刻鼓铭心》系列入围2023年中国文联重点项目评选时全省入围的四个项目之一。
吾心安处是故乡。从北到南,从黄土高坡的老家甘肃,到青山绿水的江南浙江龙泉。于姚引财而言,龙泉是他可以安放心灵的第二故乡。这里有他喜爱的青瓷,有他喜爱的人。而他,被一抹青引来的青瓷逐梦人,如同江南的稻子,在龙泉这片充满生机的大地上,随性自然地成长着、茂盛着。
姚引财,1989年出生于甘肃静宁,现居浙江龙泉。工艺美术师,师从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王传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陶瓷协会会员,文化部财政部创意创业人才库成员。“减艺”陶瓷艺术工作室和“稻田窑”创始人。作品获国家及省级金奖12项,多件作品被国家博物馆、中国陶瓷博物馆等收藏。《鼓舞人心》系列作品开发获2022年丽水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刻鼓铭心》系列作品入围2023年中国文联重点项目评选。
(《家庭周报》2024年1月12日收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