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流泉
流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952
  • 关注人气:2,6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存】第四届“美丽中国·乡村振兴”全国诗歌邀请赛一等奖:夏雨当为甘露(组诗)

(2022-09-26 10:00:02)
标签:

全国诗歌邀请赛

夏雨当为甘露

分类: 发表的诗文
【存】第四届“美丽中国·乡村振兴”全国诗歌邀请赛一等奖:夏雨当为甘露(组诗)

【存】第四届“美丽中国·乡村振兴”全国诗歌邀请赛一等奖:夏雨当为甘露(组诗)



                                       夏雨当为甘露(组诗)

                                                                流泉



        马村

宣平溪流经马村
时光抖了抖。马不回头
拴马桩,拴在遥远的码头,繁华归隐
烟火,勾勒桑田。扯开嗓子
一排排舟楫,浩荡。那些木头、茶叶、瓷器
风一样解开罗敷的畲乡
嫁娘,顺流
而下。油纸伞属于老街
三两米酒,几粒清澈的号子
属于微醺的外来客。漏风的旧事
挂在墙面上,深宅里的
房梁上。而更多的却锁在老人哑默的
口唇中。他们不屑叙述
不屑将一个家族私密,翻来
炒去。马村的
红布条,包裹族规
和上百年的训诫。老掉牙的马,从不会把一颗牙齿
落下。马村不姓马,但村中人以青山
为马。在村前
草滩上,一群猎奇者,总喜欢
将这儿的草
叫马草。而马下的
生活,是马村人至死都不愿揩去的
油盐



        金村记

窑火回头
舟楫回头
朝代更迭,老码头未讲完的故事
梅溪两岸满山满坡的碎瓷
接着讲——

一个台盏,有一个台盏的掌故
一把执壶,有一把执壶的玄念

翻开大宋这本书
窑场,不止典故
泥塑的国度里,有人用瓶瓶罐罐
写下龙泉

千年嬗变的
烟雨。龙泉窑三张名片,一张大窑
一张溪口,另一张
是金村

村口古松林下
后来人又扯出一面黄旗
上书:“金村窑”
风过处
古代青瓷“海丝一号”码头,是窑炉中不断浮动的
新生的脸

渐行渐远的
瓯江船帮,号子
连绵。不凋的青色,瓷质的
村庄史,仍在风中蔓延




        赤石

赤石楼
把烟雨全都
锁于脚下,玫瑰的茎杆上
只留一串露珠

开心岛,一根钓竿
一头钓风月
一头钓古码头瓯江船帮渐行渐远的
吃水声

故园在湖底
乡愁是新村云栖里一张用旧的
老船票。有人纸上返乡
执一把铜壶,以两粒花生米,赎回被抵押的青春
爱情

还有一些人
用越来越稀缺的土著方言
抱住一棵香樟
喊亲娘

赤梅古道
一排锯齿状的足印
有人说,是老祖宗的拓片,抛撒山野
有人说,是寂寞了一千年的那张脸,又在云和湖的波浪中
鲜活一回




        夏雨当为甘露

择荒地一二
植南瓜三株、茄子四株、辣椒五株
间杂六七紫苏

仿村中老农,心思收回,只在乎手里“春播夏种”

烈日当空
酷暑中,忘却人间寒凉
重修农事,泥土
不薄

捋草,浇水,施肥
——菜蔬葳蕤,一天一个样
苦乐如夏雨,点点滴滴
洗心
洗尘埃

大地说:你好
                                                                                                                                                                


        崔家田

明万历39年
沈氏后裔沈思金,用小篆写下
崔家田。自此,沈家人以青山为马
在这里,开辟良田
耕读传家

四百年来
水稻种了一茬又一茬,桃花开了
一遍又一遍
沈家人把家族的训诫,刻在屋梁上,也刻在通往驿外的
古道上

风声湮没马蹄声
时光,只在沈氏祠堂打一个埋伏
从前的崔家田,渐行渐远,一朵桃花里
换了一个人间

青色瓦片上
雨水还在,五座小寺里的香烛
还在。子嗣们不在,遍地的紫云英还在
村口古树旁,一潭清水
还在

一群麻雀
从荒草丛飞出来,好像崔家田
又一次于沉睡中
醒过来。先祖沈日贵醒了过来,讼师沈朝森
醒了过来

        (获第四届“美丽中国·乡村振兴”全国诗歌邀请赛一等奖,《诗刊》杂志社学术指导,湖北省作家协会、咸宁市农业农村局主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