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存】《处州晚报》2022年8月3日瓯江派副刊:大地上的行走(二章)

(2022-08-03 15:27:33)
标签:

《处州晚报》

瓯江派副刊

大地上的行走

分类: 发表的诗文
【存】《处州晚报》2022年8月3日瓯江派副刊:大地上的行走(二章)



                                     大地上的行走(二章)

                                                                          流泉


        九龙山记

        通往大山腹地的野径上,一排足迹是锯齿状的,不像犹疑中的否定。寂寥处,它们用一团亚麻色的光,照临。这九龙山,九条龙的背脊上,谁是“野人”?
        八仙钓台,有一个角肯定是残缺的,那些故人就不提了。山中一日,不会有第九个成仙的人。仅仅出于神秘和猎奇,我收买了其中一个。
        水做的九龙山。九龙山最大的水,有两滴:一滴落入钱塘,叫钱塘江;一滴落入乌溪,叫乌溪江。钱塘和乌溪,是一对识相的兄弟。
        看见白豆杉,看见马褂木和凹叶厚朴。我妈说:它们都是实打实的好东西。与它们相遇的时候,它们在笑。
        新开的路面,一些落叶修正另一些落叶。总的来看,它们要比护林员更轻松些,使用的工具是风和光阴。在这些落叶上走,我也是其中一片。两鬓的白发,是洒在叶片上的露珠。
        银雀树,一棵挨一棵,一点都不像银雀的样子。灰黑,或灰白。小枝上,没有毛。我因此认定它们必定也没有翅膀,但我有。在九龙山,知天命的我是一只银雀,会飞。
        至少有两只黑熊,我没有看到,山里人周惠龙也没有看到。松坑岗的一台红外相机,终于看到了……惠龙指给我看黑熊照的时候,天空晃了晃,大地倾斜。一场由黑熊制造的战争,马上开演了。
        晨光比山下的来得急,海拔与我的早起差不离。穿上休眠一夜的外套,我走进同样早起的雾岚中。雾岚是山岩的外套,九龙山是谁的外套?此刻,山中静穆,护林员正牵着他的狗,走在遮天蔽日的深山密林中。
        沉默的一面,叫隐忍。呼啸的一面,叫坚强。
        每一块石头都有包容。每一株草木,都有不被察觉的根须。鹿含草传说动人,但最动人的都不是传说。生长、守望,破落、消亡……九龙山故事,只能是一座山深藏的心事,而秘境,从来大于想象——



        衙前赋

        水是一种养育,萧绍官河是一种成全。从明洪武元年至今,古金田变脸,衙前在旧章里,翻过又一页。
        脚步敲出鼓点,水色中,风声激越。而凤凰山,应和着凤凰的鸣啭,指点江山。衙前,书写变革的一个注解。
        水做的衙前,孕生于火。水与火交织、相融。一种照亮,是血性。一种沉浸,是忘我。
        “农民”——衙前大写的两个字,种在地上,长在山上,奔跑在历史的一个个节点上。举起左手,叫“农运”;举起右手,叫“革命”。
        那样一群人,信仰当笔。那样一本书,红色当册页。衙前农民运动,衙前农民协会宣言,衙前农村小学校。李成虎、陈晋生、单夏兰、沈定一、刘大白,杨之华。一个笔划,一条路。当这些长短不一的名字叠加一起,就是:一座鲜活明亮的里程碑。
        星星闪耀,在辽阔的夜空中。
        而头戴星光的衙前子嗣们,从不会忘记,是什么样的血脉,在流淌,在奔腾。
        在一种坚忍里敞开胸怀。开放与包容,接纳时代的选择。涤荡与弄潮,是一种姿态,深融是一种姿态。如是姿态,让衙前化蛹成蝶,波涛蓄势起于涓滴。
        红色风情小镇。绿色生态乡村。化纤钢构产业“硅谷”。杭绍一体化建设“桥头堡”。一个个新的命名,一张张新的名片,交相辉映,五彩缤纷。
        凤凰展翅,天更蓝,水更亮。衙前人将自己的越剧小调,越唱,越欢。
        诗人眼中,衙前,是一首内蕴丰沛且充满张力的朗诵诗。水是前奏,,红色是根基,改革、发展是诗的灵魂。“幸福衙前”,则是其诗意最终的抵达。
        风,在吟咏。草木,在吟咏。整个萧绍大地,在吟咏。
        在这里,我已忘记异乡人身份。遇见之事,都是期待中事。遇见之人,都是想要见的亲人。
        如若,从这一天开始,在我的旅程,又一次完成新的辨认,那么,生命中的喧响,必定源于大地强大的内心。
        来自于历史与现实交汇处的经久不息的这水声,这风声。
        此刻,选择这样的方式,为衙前写下每一个字,是因为,在这每一个字里,我能看见一种光、一种赐予、一种深深的问询和祝福。
        请相信,我所描述的信仰,不仅仅属于衙前,也属于春天里迎风生长的每一颗心灵。

        (《处州晚报》2022年8月3日瓯江派副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