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一样的诗人
洪峰
《流泉诗选》一部极有意义的诗集。现在,我谈谈流泉以及流泉诗歌,以敬意。
首先,我想谈谈流泉的诗坛地位。不说大的,只说龙泉。可以确切地说,流泉是龙泉诗坛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一号人物。古时有叶绍翁,今时有流泉。就龙泉诗坛,从地位来说,漫长的历史长河,会出现不少出名的诗人,但站在顶峰的,就是这两个间隔800年时空的诗人。一个叫叶绍翁,一个叫流泉。很有幸,流泉就在我们身边,他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
其次,我想谈谈流泉与洪峰的关系。流泉于洪峰,既是诗友,也是师友。前面一个,诗友的诗,是诗歌的诗;后面一个,师友的师,是老师的师。所以,流泉于洪峰,既是一起写诗、谈诗的诗友,也是能够真诚指点洪峰的师友。所谓“亦师亦友”,无非就是讲这流泉与洪峰。相信在座的很多人会与我有同样的感受。
第三,我想谈谈流泉诗歌的美学特征。既然是赏读会,中心还是要谈诗的。这么多年来,流泉的诗一直在陆陆续续地读,在我眼里,流泉的诗歌,具备和龙泉青瓷一样最大的美学特征——气韵生动。从诗学角度,气韵生动强调的是人的生命意识与时间万物的生命意境。人生际遇,世道盛衰,万物变化,尽显波澜,而隐藏在诗行里的深意却是不变的生命情怀。从美学意义角度,气韵生动的核心在于变化性。气是阴阳变化和自然律动,而在流泉的诗歌意象中,我会特别关注到其中一个反复出现的意象——“风”。一个喜欢“风”的诗人,就是骨子里充满“气韵”的诗人。风是看不见的,是飘逸的,是一种气的变化性,但这种变化性,彰显着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思考。
《戒指》中“风从你的身旁吹过,风在闪光”,这里的风在诗人眼里是闪光的。《马村》中“风一样解开罗敷的畲乡嫁娘”,这里的风,在诗人眼里是风情万种的;《秋天令人老》中“开叉的乡路上,风在沉默,而迎风生长的白头发一根一根在燃烧”,这里的风既是秋天的载体,更是诗人勇于面对时光的一种“迎风”姿态;《风是闪电的种子》,这是首短诗,短短四行,除了标题有风,诗行里没有出现一个风字,但诗行的冲击力、穿透力如闪电一般有力,穿过尘世和灵魂;《听从》结尾“一些锈迹将被风带走”,体现了诗人的从容与淡泊;《银器》中“一场看不见的风,卷走半个世纪的燃烧的舌头”,这里的风更像是一种人生的洗涤;《金钟弄娄宅》结尾“一片风正被另一片,轻轻带走”,诗人感慨往事如风,世事沧桑,留不住一切,充满对时光的缅怀;《大地》中“从天边吹过来一阵风,吹开一根一根竖起的白头发”,诗人与山坡上的羊,有着同样的姿态,低着头,像一个尘世埋在泥土里;《隧道》里两次写到风,“与风较劲”“风不曾带走的——必将继续挽留”体现了诗人不臣服于命运的人生态度,充满着积极向上的意义所在;《途中》中开头就“风扯断缆绳”,营造出人生途中的生死无常,而诗人却能忽略生死,勇敢面对;《默片之年》也是两次提及风,“风,从不把来路陡峭作为插图”“我们索要的生活是一张嘴,有漏风的唇齿间,找寻皈依”,此时的诗人,已是看透人生,心如止水;《没有一滴泪配得上幸福》中“大把的风,吹过旷野上的铃铛,用来下雨,下雪,下冰雹”,一个“抹去尘埃”的人,必定能领悟到幸福的真谛;《饮风》里提到风字最多,但最后一句“一个饮风的人,终究,是一个身披光芒的人”,彰显了诗人直面人生的态度;《消解》中“或许,真正能沉下心走向未来的,是告别,悬浮在一片风上的对苦难的消解”,诗人的消解过程,正是他寻求灵魂蜕变的过程,也是内心找到真正皈依的过程;《边界》中“我的寂静,是一本被风轻轻翻开的书”,诗人在寂静的郊区生活中,当被风轻轻翻开,他的内心“总有那么多的涌潮,暗合心机”,诗人在动静之中,完成与生活与人生的对话;而在《石头记》中“风能准确地填补缝隙”,以石喻人,而风正是诗人在修行中完美的工具;《致阿多尼斯》中,“我宁愿像风一样,穿行风中”,这是一种对和平自由的渴望,也完成了诗人与叙利亚诗人的心灵对话。
我到现在还没机会看《流泉诗选》,我只是在流泉的微信圈里,看他的美篇,60多首里,他有接近一半的诗里,有出现“风”,这个在流泉的诗歌中比例已经非常高了。上面我仅举例了其中的17首。在我眼里,流泉就是是一个“风一样的诗人”,一个读懂尘世、有着生命体验的诗人,一个像风一样“抹去尘埃”又“像风一样穿行风中”的真性情的诗人,这样的诗人充满着人生的思考,愿意相信美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