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存】《丽水文学》2021年第4期:三言两语话陈军(诗歌赏析)

(2021-12-17 14:12:04)
标签:

《丽水文学》

三言两语话陈军

诗歌赏析

分类: 发表的诗文
【存】《丽水文学》2021年第4期:三言两语话陈军(诗歌赏析)

【存】《丽水文学》2021年第4期:三言两语话陈军(诗歌赏析)

【存】《丽水文学》2021年第4期:三言两语话陈军(诗歌赏析)

【存】《丽水文学》2021年第4期:三言两语话陈军(诗歌赏析)

【存】《丽水文学》2021年第4期:三言两语话陈军(诗歌赏析)



                                            三言两语话陈军

                                                                                流泉

        陈军的出现,在某种层面上丰富了丽水诗歌的多元性,“西北风”构成其独有的诗写特质,具有鲜明的个人辨识度。对于一个地方诗群而言,不同的诗歌发声尤显难能。读他的诗歌,你总能感受到一种特别的力量,而这种“特别的力量”源自于其文本所创造出来的“陌生感”。
        他大器晚成,却又“特立独行”。渭河给了他生命,瓯江成全了他现在的生活,可以说这样的“混血”给了他不同寻常的人生特质,而这一份特质呈现在他的诗歌文本中,就可以让我们看到如此不一样的一个“生活歌唱者”。陈军作品特点分明,一是来自不同地域的“趣”,一是偏向于口语化的“说”。诗人的大多数作品采用类似“信天游”的民谣创作体例,高亢,激越,活泼,读起来,荡气回肠,别有天地,为我们讲述着一个个“原上”故事,见喜,见悲,见民风。他善于撷取生活小片段,用细节铺陈场景,以场景挖掘诗意,而这种“挖掘”本身又是轻盈的,小的,碎片似的,看似十分随意,却具“出奇制胜”之效,在“小”中我们读到了“大”,在“随意”中我们读到了“诚意”。
        特有的生活阅历,是立足在生活之上的写作,因而它是接地气的。生活永远是诗歌的河床。一首好诗,其实就是一个好故事,毫无疑问,他还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如何把故事讲好,讲生动,或许,能从《皮影戏》《秋千架》等诗中得到一点启示。诗人在讲述这些故事时,语言表达上基本上不事雕琢,大量具有地域特色的口语入诗,不仅生趣,活络,而且大大提升作品的亲和及给读者营造出来的冲击力。语言与内容有效契合,让文本更具备立面效果。当然,形式终归是为内容服务的。在一首诗的写作中,应表里如一,内外交合。质地也应该是自内而外渗透的。解决了宽度问题,自然就是厚度问题。他的作品厚度在哪里呢?窃以为,它就埋伏在这些故事后面,这些乡风民俗后面,一种乡俚文化所造就的内在力量。
        陈军的诗写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但是,它存在着,并能在存在中赋予我们一种感官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向度”,这就够了。

        (《丽水文学》2021年第4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