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袖子对话沈百军----《名师课堂DNA解码》(小学数学卷)摘选 5

(2012-09-02 10:20:19)
标签:

教育

红袖子对话沈百军

问:对您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为什么?

答:我看的书并不多,也没有哪一本书影响了我的人生。但有几本书在不同的阶段的确给了我一些启发和帮助。第一本是《说岳全传》,小学阶段看过的除了连环画之外的少有的一本课外书,看了之后还给同学 和老师讲书中的故事,赢得了同学和老师的赞赏。第二本是《罗斯福传》,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末看的。那时还书生意气,忘我工作,却没有什么科学的方法。看了该书之后,懂得了人不仅要拼命工作还要好好生活,不仅要埋头苦干,更要抬头巧干。第三本是《小学生是如何学习数学》,这本书启发我,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好老师,必须研究和知道孩子是如何学习的。我开始这样做,并且在小学数学教学上快速成长。

 

问:对您影响最大的教育大家是谁,您最欣赏或景仰他(她)什么?

答: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很多,但我所了解的并不多,我最敬仰的是陶行知。作为一个著名的大学教授能走出高等学府这个象牙塔,不辞艰辛到农村普及基础教育,让老百姓识字读书,唤醒劳苦大众的觉悟,这是他高尚的人格也是对中国教育的伟大贡献。其次是他所倡导并积极践行的教育理念,如生活即教育、解放儿童、学生是先生等等,是我国教育理论上的宝贵财富,是指导我国当前开展教育改革的理论,是我们教师需要认真学习和实践的好教材。

 

问:对您启发最大的两句教育名言是?

答:第一句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教育的根基,也是中国两千多年来教育的精髓。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第一》)明确了先教学生做人,再教学生做学问的原则。也让所有的教师知道自己首先是教育者,其次是教学者。第二句是“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个性特长开展适合学生成长的教学,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真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问:您教学观中的关键点有哪几点?

答:在我的教学观中非常关注的一点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青年自我教育的能力。尽管我从事的小学数学教学,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都不是很强,但也是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学会自学,并通过自学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我一直在这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也有一些经验和体会。其次,我在积极倡导和实践儿童乐学。就是让孩子喜欢数学、乐意学习数学并在学习数学中感受到快乐。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要求,而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处在形象思维逐步向逻辑思维转化的过程中,而且学生的学习差异非常的大。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恰当地改变数学的呈现方式,给予学生更多地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多一些直观操作、多一些数学游戏,让孩子喜欢老师、喜欢数学课,并逐步喜欢数学,一旦学生喜欢了,其实学习就不再是很难的事了。       

 

问:您心目中理想的数学教师是什么样的?

答:理想的数学教师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因为不同阶段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数学教师。就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我个人以为理想的数学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质量:第一,有爱心。真正的教育是爱的教育,只有对孩子充满爱心,才能想学生之所想,才能用心去做教育这一职业,才能给予学生爱和光明;第二,有数学思维。数学教育的价值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所以理想的数学教师不仅具备丰富的数学专业知识,更需要有灵活、深刻、独到的数学思维,才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带领学生领略数学思维的美丽并提高学生的思维;第三,有教育智慧。表现为言语的机智幽默、教学设计的创新、课堂组织的灵动。

 

问:您上过的最满意的两堂数学课是什么?简要总结其特点。

答:课堂教学是不完美的艺术,因此就没有最满意的数学课。我把《搭配的学问》这节课当作我成为特级之前的代表作(课例发表在《中小学教材教法》2006年第11期)。课堂的结构本身就是一个科学解决新问题的全过程,首先提出实际问题(25个男生和16个女生中选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有多少种不同结果),接着想办法解决,化难为易,从简单的小组内的男女搭配入手,探索发现并验证其中的规律,然后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并拓展应用。其次十分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当遇到新问题、复杂问题时,如何转化为简单的旧知,如何通过画图、列表、观察发现、验证等手段来学习新知解决新问题。第三,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整节课,把转化、数学建模、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合理应用,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美丽。最近几年的代表作是《三角形的特征》(课例发表在《教学月刊》2010年第2期)。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现实基础,突出概念学习的基本要领,让学生经历概念抽象概括的过程;注重联系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来学习研究三角形的特性和高;课堂生动活泼富有创新亮点,而且课堂效率很高,确保学生当堂掌握知识和必要技能。

 

问:您写过的最满意的两篇数学教学论文是?

答:我不太擅长写教学论文,大多是教学实践后的反思,故以教学案例居多。我比较满意的论文是《警惕统计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发表在《教育学刊》2004年第1期),文章就统计教学中人为改造统计数据的不良做法进行剖析并提出了自己尊重数据的观点。其次是《有效备课需三思多问》,就如何有效备课提出了我个人的观点,具有比较强的实践操作指导意义。

 

问:您通常怎样战胜挫折和困难?

答:人难免遇到困难和挫折,有些是外加的、有些自找的。我一般的处理方法是两种:一是把困难和挫折置之不理,把大量的时间用于自己喜欢的事上。比如,我刚到小学从教的第二年,受到了不公正的批评,但又无法改变。工作之余,就经常和朋友一起下围棋,在下棋上寻找快乐,逐渐把遇到的挫折淡忘了。二是在沉默中寻找机会。面对困难和挫折,一时又不能解决。与其唉声叹气、吵吵闹闹,不如沉默不语、等待时机。当然,沉默并不表示无所事事,而是要针对困难和挫折开展“曲线救国”运动。我是中学教师出身,后来才教小学数学的,对于小学教师那种一板一言极为规范的教学行为并不擅长,也有领导批评我的课堂过于随意不太适合小学教学。我没有反驳,而是通过对学生的研究、设计大量创新型的数学课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逐步改变他人的看法,最终赢得老师们的认可。我个人不反对课堂需要有一定的规范,但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是充满爱心和欢乐的,因此适度的随意比死板要好得多。

 

问:您取得优秀成果的主要经验和体会是?

答:我想自己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9年)从一个不太称职的小学数学教师成为省特级教师,除了前面近十年学习和工作的积淀以外,主要有三方面的经验和体会。一是要善于独立思考。教学不是一个机械操作活动,任何他人的经验和理论都不能完全适用于你的学生,因此简单的照抄照搬往往效果不佳,甚至是大相径庭。只有自己深入的思考(包括对学生的思考、对教材的思考、对课堂的思考)才能生成自己的观点。一个有想法、有观点的人,既是是错误的,也能得到很多人的注意,如果观点正确,那就有很多人认同了。二是要勇敢尝试。著名教育专家邱学华老师常说,学生尝试能成功。其实,教师的教学活动也是一样。每当我看到一个好的课例、好的做法,我都会大胆地尝试,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都要进行反思和修正,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当然也有很多是自己独特的想法,如让学生自学整个单元,然后单元检测。教师不教就考学生,看上去很不恰当,但能很好地把握学生的真实基础,为后面的有效教学提供了最有力的素材。三是用平淡的心境等待机遇。一个人的成功,有时也要看运气的。有些老师很有水平,也很努力,但最终没有获得相应的荣誉。这里面是有机遇的,也与自己的心态有关。我参评特级教师时,虽然有了一点小名气,上了一些好课、写了几篇有影响的文章,但没有参加过任何行政部门组织举办的比赛,几乎没有市级以上的荣誉,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参评,幸运之神降临,一路开了绿灯,让我从一个普通老师一跃成为了特级教师。我常对自己说,做自己喜欢的事,即使没有人给你荣誉和称号,你也是要好好干的。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的那颗心。

 

 

问:自我评价一下您的性格特点是?

答:古人云,人贵有自知自明,要对自己的性格特点进行评价还真有点难。读书的时候,因为书读得好,受到老师的表扬和呵护比较多,就一直心高气昂,以为将来能干一番大事业,长大后才逐渐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你所能做的并不很多,尤其是教师这个职业,做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能在平凡中尽力做得好一些而已。有很多同事和朋友说我比较随和,与人比较好相处,处理事情也不死板,这也许是我比较明显的性格特点吧。已经是过了四十不惑之年了,没有必要为了某些利和名去争去抢,只求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做得实在一点、深入一点,或许能对别人一点启发就心满意足了。

 

问:您的业余爱好是?

答:我的业余爱好本应该很多,但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能经常去做的就比较少了。目前坚持的是打乒乓球,尽管水平很业余,但可以放松身心、锻炼身体,可以以球会友、丰富生活。其次是看书,这是非常自由的,也是修身养性的好方法。

 

问:您的人生格言是?

答:谈不上什么人生格言,我经常自勉:因为我的存在,给予学生更多的幸福。

 

问:您认为好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

答:我认为好老师应该是能给学生带来幸福和快乐的人,并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他也许没有一个标准,但能让学生喜欢和爱戴。

 

问:您最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答:作为一个老师,不管怎样的学生都应该要喜欢,但这只是理想,或者说是一种使命。但人内心深处还会自然流露出对某些学生的喜欢,这是人的天性使然。就这点来说,我最喜欢的学生是这样的:他很天真,一头乌黑的头发、一双水灵灵的眼睛、一张圆嘟嘟的脸蛋上挂着他的喜怒哀乐;他很好学,无论是课内课外,他喜欢看书和思考,会提问、会发言、会很快地完成作业并让你分享学习的成功;他很会玩,他喜欢各种不同的活动项目,经常在各种活动中看到他的身影,而且对每一项都能非常地专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