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1岁幼儿园的生长力求解
(2011-12-10 08:34:42)
标签:
教育 |
分类: 红袖子眼中的教育 |
一所1岁幼儿园的生长力求解
本报记者 雷玲
12月1日,北京市海淀区美和园幼儿园1周岁生日。那天,京城上空由于持续几天笼罩着雾霾,让人深感冬季的寒意。而在美和园幼儿园里,却欢声笑语不断,让人感受到暖意融融:240多个孩子和他们的家长,与园里的40余名老师一起,正在欢庆幼儿园1周岁生日。
一年前的这一天,在北京的所有幼儿园都已经开园三个月后,美和园幼儿园在周边已经有8所包括一级一类园在内的公办幼儿园、好几所私立幼儿园的现状下,经过不到三个月紧张的园所环境建设、教师招聘及培训后,装饰一新地开园了。当时,满打满算,招收了100个孩子。
寻路:白纸上画出孩子喜爱的家园
“2010年5月,我接到任命通知后,真的是流着泪离开明天幼稚集团的。”刚刚给幼儿园过完1周岁生日的美和幼儿园园长白春芝,这个曾在明天幼稚集团第五第四幼儿园任过园长,时任集团办公室主任、有着近三十年幼教工作经验的老幼教人,跟记者聊起当时的情境时,仍有些不舍之情,“当我独自一个人来到美和园幼儿园新址杂草丛生的操场,看着布满沟壑与生硬的水泥实墙的教室,感觉肩上的压力真的很大。”当时,美和园小区的居民对这所还在建设装修阶段的新办园,观望中质疑声不断,质疑中又充满了期望:一个新办园,能让我们放心的把孩子送进去吗?
据记者了解,美和园幼儿园是海淀区政府根据该地区居民反映“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经研究决定由政府出资办的公立幼儿园,意在为小区居民提供低收费、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
白春芝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接手的这所幼儿园:收费不能高,但给孩子的受教育环境和教育教学质量却必须是一流的。
“为了使幼儿园设施设备符合幼儿园要求,适宜幼儿活动,在校园环境建设上,我细致学习了北京市幼儿园验收细则一级标准,主动向设计方、施工方提出合理的施工建议。从装修方案的确定,施工过程的监督,设备的预算与采购,凡事事力亲为。”白春芝一心一意想在这美和园这张白纸上为孩子们画出喜爱的家园。
白春芝的这一愿望已经让前去采访的记者看到了成效。采访当天,记者刚刚走进幼儿园大门,就被眼前宽阔的操场上色彩鲜艳的体育用具,绿草丛中儿童沙池、梅花桩和小亭台充满童稚情趣的场景迷住。走进教学楼,尽收眼底的是干净、贴心、特别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教室环境、盥洗室等。采访的过程中,记者还在白春芝的电脑中看到了一幅幅童趣十足的美工操作室、小剧院等正在建设中的育人环境效果图……这一切,足以佐证当初白春芝的良苦用心——把美和园办成“孩子快乐成长的摇篮,教师幸福耕耘的园地,人民满意优质的园所”。
定位:用语言展示心灵
“我的规划是:一年完善设施、建章建制、规范办园,取得家长信任;二年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保教水平,达到人民满意;三年继续深入研究,教研兴园,初步形成园所特色。”白春芝告诉记者,开始筹建幼儿园后,她一直在思考怎样给这所新办园定位,从而让这所小区幼儿园办有特色。
采访中,白春芝翻着北京市出台的“北京是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细则”语言领域部分对记者说:“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建园初期,与老师和家长沟通后,我们确定了以语言特色教育为发展方向。”
为了进一步达成共识,精确诠释和提炼语言特色教育,白春芝拿着《纲要》与老师们一起讨论,并发动幼儿园教师的家属共同参与。几经碰撞与磨合,最终,确定了以“语言展示心灵”来引导园所语言特色教育的表述,同时将表述延伸到“听、说、读”上:“倾听促进理解,表达抒发情感,阅读启迪人生。”
就这样, 以“语言展示心灵”,成为这所新办园追求特色教育的核心发展方向。
“孩子在知识技能上的进步让我们十分欣喜。孩子在幼儿园学了绘画、唱歌、英语、背唐诗、做手工,回家教我们做武术操,还能眉飞色舞地复述在幼儿园里听来的故事……”记者采访当天,在白春芝的办公桌上不经意看到一封中一班李远家长写来的感谢信。感谢信中几乎句句都流露出由衷的感激之情,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这所新办园的素质教育成效。
发展:达成共识一起成长
“幼儿园要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白春芝告诉记者,接手‘美和园’时,她是个光杆司令,教委给了她一所还在建设中的幼儿园和21个编制。“我是坐在借来的椅子上开始招聘老师的。”她说,当时,她请了多名幼教同行朋友与她一起招聘,严把人员准入关,注意从人员年龄、能力、经验上合理搭配。
“老师一招上来,我就安排各岗人员到规范园所实习、参观,结果开园前不久领导来检查工作,园里只有我和两三个老师迎接领导。”白春芝聊起这个插曲时还忍不住笑:“别人问我领导来检查工作为什么不把老师调回来迎接,我当时真的是希望老师们在上岗前有更多时间学习。”
就这样,在她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幼儿园目前已经有了40余名教职工,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2人,24名一线教师中,大部分来自北京市示范幼儿园和一级一类幼儿园。
采访中白春芝告诉记者这样一件事,为了在教师中树立比学赶帮超的风气,幼儿园经常组织教师参加一些园内比赛并请老师们互相评价。在一次教师做操比赛中,一位新来的老师给所有参赛老师都打了同样的分数。事后,她找到这位老师谈心,告诉这位老师,这样打分对动作规范、精神面貌好的老师不公平,同时失去了评价的意义,要学会公平、公正、客观评价的他人,并果断取消了这位老师的评分资格。这件事对老师们的触动很大,一种竞争意识开始在“美和园”逐渐树立起来。
从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玩教具制作评比、环境创设评比、半日活动评优等活动,到与教师共同研讨,促进教师常规化工作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从审核每一份食谱,到提供营养平衡、美味可口的膳食;从指导教师利用多种途径开展家园共育,到家长会、半日开放、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等……今天的“美和园”,已经让家长们从质疑、挑剔到认可、称赞,并主动为园所做起了宣传,介绍朋友的孩子入园……
记者在白春芝的手机上看到这一条条类似的信息:“现在幼儿园非常好,管理规范化,井然有序,已经进入良性运转。”
采访最后,白春芝告诉记者:“以‘幼儿为本、教育为本,让教师享受到职业的快乐’是我们追求的方向,我将和老师们一起努力,力争在三年内通过北京市一级一类幼儿园验收,以特色为引领促进幼儿园可持续性发展。”
一位教师在记者收集的问卷中写道:“我们‘美和园’的名字是‘美丽+和谐+乐园’的总称,我希望幼儿园将来的环境能够更加美。”她期待,来年春天,操场旁边小农庄的一片片小菜地里,可以留下孩子们种植的身影,萝卜、玉米……秋天的时候,孩子们可以到菜地里亲身体验拔萝卜……读着老师们对幼儿园的美好憧憬,记者仿佛也看到了‘美和园’春暖花开时的欣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