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要培养双线索或者多线索并行的组材思维
复杂记叙文的组材最好打破时间、地点(空间)的束缚,将多个时间、地点(空间)的不连贯的素材(完整事件、事件片断或场面)结合在一起组成文章。
不同事件层次之间必须要有恰当自然的衔接过渡。我们就用线索串联起文章。可以用时间线索、事物线索、事件线索、人物活动空间变化线、人物感情线索或者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关键句”来串联文章,我们主张培养学生的双线或者多线并行的组材思维。
例如我们做的作文题“细品成长路上的
”,我们就强调使用双线索,如时间线索和情感线索。
《细品成长路上的别离》
1“幼儿园前的别离,使我独立;
2小学门口的别离,使我成长;
3初中门前的别离,使我懂得感恩。”
还有《细品成长路上的陪伴》这篇中:
1幼童时的陪伴,是寸步不离地呵护,是事无巨细地关心。
2少年时的陪伴是不露声色地谆谆教导,是雕玉琢翠时的旁敲侧击。
3青年叛逆时的陪伴,是欲言又止的小心翼翼,是忐忑不安地察言观色。
4现在啊,陪伴是遥远的目送,是说不出口的担心。都有双线索,时间的推移变化,个人的成长。
再如一学生在写“青春的价值”《青春·奋斗·付出》时采用时间线索和表哥与“我”的成长的双线索,随着时间的推移写表哥在慢慢成长、成熟,身上的责任越来越重,“我”也受到熏陶感染在慢慢成长,知道奋斗拼搏努力。这些都是很好的示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