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化名)是一名13岁六年级女生,看到她的第一面,静静地坐在那,眉头紧锁,见到老师无任何表情及反应,回答问题久不吭声,似乎很不开心。小雨因为背书背不出来,在学校走廊的栏杆上说要跳下去,吓坏了老师,要求家长带孩子找心理医生咨询。
小雨是家族同辈中的第一个孩子,母亲说她性格固执倔强,在家自私、霸道,经常自恃外公、外婆的纵容而不听她管教。1年多前弟弟出生后,经常弄弟弟哭闹,有时候甚至用很大力推倒弟弟。5年级时曾用大头针刺过手;6年级曾两次用剪刀划破左手手腕,现在清晰可见两条约1-3厘米的疤痕。
小雨在母亲面前显得很紧张、很拘束,不时用眼睛瞟着她,一副胆怯的样子。小雨的母亲看上去很焦虑,她认为自己是爱孩子的,但她表现出来的却是拒绝孩子、否认孩子。小雨在她眼里一无是处,她对小雨事无巨细都要干涉,但小雨却不接受她的教育,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逆反心理增强,母女矛盾增大。
小雨母亲回忆自己在原生家庭是老大,父亲很倔强、很严格,但很少管孩子,她从小要带弟弟妹妹,是母亲在子女中树立的一个榜样,母亲对她的教育也是说一不二,是非观念、原则性很强,年少的她心中常抱怨母亲的不公,在家提心吊胆,担心自己做错事、弟妹做错事而受罚。现在在小雨的教育上,对孩子的控制欲很强,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要求行事,不能允许孩子表达她的想法,一不听话就很难控制情绪不去骂她、打她,特别是当外公、外婆或者孩子的父亲出面为她辩护时,母亲因不愿顶撞自己的父母或与老公发生冲突更会把气转移到孩子身上,与孩子的冲突越来越频繁和严重。
小雨母亲在交谈的过程中多次流泪,意识到自己原生家庭的教育在影响她对孩子的教育,孩子过激的行为和不合理的应对方式跟她的教育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母女关系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针对这个个案,给孩子的建议:得到小雨的承诺,遇到类似问题不再采取极端行为,在学习、生活中学会用积极、正面的心态来应对,加强自我责任心,学会用合理、有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或是学会寻求父母帮助,共同度过难关。
给家长的建议: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是建立在关系改善上,父母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特别是母亲,无条件接纳孩子,给予积极关注与支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与坚强后盾,促进孩子内心力量的成长;母亲需有意识地克服原生家庭对自己的负面影响,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和行为,父亲参与监督;增加核心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与功能,构建良好的家庭氛围,适当减弱外公、外婆对孩子教育方面的干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