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几天昆明人的闲散小日子
(2009-03-16 10:11:42)
标签:
云南旅游云南旅游游记旅游 |
汪曾祺在<人间草木>里多次提到昆明: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菜清淡纯和,重本味,不像四川菜那样既辣且麻;昆明的菌子是菜中一绝;昆明的大学生不坐茶馆的大概没有……他在昆明西南联大念书,一住7年,对昆明是极有感情的。
是他最先把我带入昆明,只是我这次去到那,既没有尝到新鲜菌子,也没有感受到明亮而丰满的雨,更没有去泡让人乐不思蜀的茶馆。
我两次过昆明而不入,这次把昆明做为旅途最后一站,是想好好过几天昆明人的闲散小日子。昆明人的闲散仿似成都人,公园里,马路上,餐馆内随处可见,但又好像没有可比性,有一点淡淡的不同却无法言说。
夜班车从下关至昆明时天还未亮,在车上躺到8点多才整装下车。独自走在陌生城市的大街上,陪伴我的只有影子,我却习惯一个人的姿势。
虽说早过了雨季,此时的春城仍阴沉灰暗,颇有些冷意。昆明有好几家青旅,我直奔翠湖边那家而去。外出游玩多日,坐公交和住便宜旅馆对我而言已不是什么自虐,早已成了让我心安理得的家常便饭。
远远就看到成千上万只红嘴鸥翩跹在湖面,天空,赏心悦目之极。到客栈放下包,顾不上旅途疲劳,复又出来,沿着湖闲闲走慢慢看。那数目像是不及上千,有的在湖里游水,有的在岸上稍作停留,成群的在空中绕圈滑翔。个子偏小,使他们看起来更像鸽子,立刻让我想到“和平”。
有游客买了两块钱的圆饼给它们喂食,掰一小块扔向空中,它们会用嘴去接,百发百中。我忍不住加入他们的行列,像他们一样把小块饼抛到空中,享受着它们接住这一瞬间的满足。再放眼全观,那圣洁如雪的羽毛,喂鸥人脸上的笑意,很难不令人为之动容,想着昆明人平日里相处也是极和睦的吧。
走到公园深处,随处可见自发的民间歌舞,唱歌,像是表演,又像是自娱自乐。老师在前面唱着跳着,新疆舞印度舞或三步四步恰恰,身姿极其优美。听说那些都不要学费,他们喜欢带领一帮退休老人尽情摇摆,这里的一切充满自在祥和的味道。
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欢快,手插裤兜,连脚步也跳跃起来,甚至吹起了久违的口哨。
终于累了,回旅馆睡到饥肠辘辘,出去找汪老笔下的炒菌或菌子火锅。后听说只有在雨季才吃得到新鲜的牛肝或鸡纵菌,我在丽江时尝过干菌,嚼不出鲜味来,只能在路边随意打发了一顿。
晚上沿街散步,去书中提及的金马碧鸡坊踩踩先人的脚印。沿正义路一直下去,街边是琳琅满目的小店,卖服装,茶叶,小礼品,看到一家蜂蜜专卖店我进去拿了两瓶,这里论的全是公斤,全云南也仅昆明如此。
金马”和“碧鸡”是两个牌坊的名字,据说是昆明的象征,站在“象征”下面,就能看到“驼峰客栈”的招牌。这是一间以驼峰航线为主题的客栈,客栈的酒吧里全是飞虎队的老照片,角落的一面墙上还挂着一幅驼峰航线的军用地图。
我久久倚在门旁听乐队演奏卡萨布兰卡的曲子。三楼是客栈,拾级向上,看着那张有名而怪异的骆驼照片微笑。客栈的露天阳台很大,里外全是老外,喝酒,打台球或看书聊天,我稍稍看了一下便离开了,在那像是到了国外。
回到客栈,一小伙正瞅着电视嗑瓜子,我眼瞧着他嗑完一包过来跟我搭讪,我拿出自己的问他要不要再来点儿,聊着约好第二天一起去西山看滇池。
滇池古称滇南泽,又名昆明湖、昆明池,在昆明市西南,东西有金马、碧鸡两山夹峙,南北有长虫、白鹤两山遥望,风光名胜较多。
去滇池路上是费了些周折的,因在修建高架,一路风尘直扑眼鼻。走很多路,倒了三次车后,终于上得前门。那山算不得一般意义上去登临的山,最多只是玩味,若是一刻不停的往上,大约二十分钟就可以走到龙门和天台。还好我们主要是来观池,一路走走停停拜佛拍照既不费力,朝下望,湖上薄雾轻霭,碧波万倾,景色倒也迷人。那水原是绿色,若是没受污染,水面没那么多浮萍,应该相当壮观,毕竟是云南面积最大的高原湖泊,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所谓“五百里滇池”,面积比整个昆明还大。只是再看不到池边沙滩极美、柳树浓密的斗南村了。
华亭寺坐落在半山当中,地势平坦,茂林修竹,翠竹苍松,有对联曰:“绕树千章,松苍竹翠;出门一笑,海阔天空。” 华亭寺天王殿内的一副对联也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天王殿正中的弥勒佛,面对着门外的山水,开口大笑,塑造得十分生动。佛龛上有一副对联是:“青山之高,绿水之长,岂必佛方开口笑?徐行不困,稳地不跌,无妨人自纵心游!”是清代乾隆年间钱澧所写。游人自津津乐道于大观楼180字的天下第一长联,那自然是气吞山河,豪迈之至,唯独我在这幅联前踯躅不前,同伴问我看出了什么,我诡异一笑道: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啊。
在至高的望江亭里,我们朝外坐在石凳上享用午餐,面对滇池吃饼干真是件奢侈的事情,远处是长得奇形怪状的外围景区小石林。“一水抱城西,煙霭有无,挂杖僧归苍茫外;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山上的风把我的头发吹的很乱,我心如止水。
出来时我们都感到意犹未尽,不如依山一路走到底。下山如履平地,看时间还早,他又建议去大观楼,这倒是我意料之外的去处。
入园傍荷池直走,迎面有亭,门悬“曾经沧海滩为水,欲上高楼且泊舟”的对联。书画店门前,有一老者正抚大笔在地上写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浓厚的文化气息。整个园内,花草繁茂,假山、亭阁、小桥、流水,景色倒是普通,可这里的红嘴鸥像是点睛之笔,且规模之大更胜于翠湖。我们漫步在小桥上,两边的湖面都是它们的乐园。它们对人也没有丝毫畏惧,除了在水上盘旋,甚至朝人群直飞过来,我几次低头让路,倒好像这是它们的地盘似的。刚过小桥,忽听一声惨叫,红嘴鸥肆无忌惮地把粪浇在同伴身上,“你中头彩了,谁叫你在它们地盘上撒野”,我哈哈大笑,见他一幅狼狈样,不得不强忍笑容,帮忙收拾。在去滇池的船上,他早把刚才的不爽抛在脑后,我们忘乎所以的和船家一起摇橹……
园内还值得一提的是清乾隆年间昆明寒士孙髯翁撰出的180字长联,轰动四方: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扬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幕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鱼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晚上,若不是同伴坚持,我几乎错过了一顿少有的美味。他一定要去老字号吃正宗过桥米线,我们就去人满为患的桥香园。这里的过桥米线有秀才,举人,进士,桥香山珍,状元五种,价格为6-60元不等。它的汤全用鸡汤熬制,烫而无烟,油而不腻,各种肉片薄且鲜,米线有粗细两种。此外,店内还卖汽锅鸡、鸡脖鸡爪、木瓜水等小吃。那米线,那鸡和汤真是鲜美无比,回味无穷。难怪汪老曾说:“如果全国各种做法的鸡来次大赛,哪一种该拿金牌?我以为应该是昆明的汽锅鸡。”
按计划,石林我是想去的,我对石林的了解最初只是人云亦云的那些。石林位于昆明东南86公里的石林彝族自治县,主要包括大石林、乃古石林、大叠水瀑布、芝云洞等七个景区。
车在324国道上急驰,沿途看到美丽的阳宗海(阳宗海无底,滇池无边),宜良,最后到达石林县。寒冷的天气有些败性,我们和车上认识的成都人JAMES一起先去小石林寻找阿诗玛,终于找到时,无论我展现怎样的想像力,也无法把那块石头和阿诗玛联想到一块儿。他们谋杀了一点胶卷后,我们沿湖去往主要目标大石林。
大石林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由岩石组成的“森林”,穿行其间,但见怪石林立,突兀峥嵘,万峰迭嶂。石林壁峰之间,翠蔓挂石,金竹挺秀,像到了一座恰似仙境的迷宫。我们时而弯腰,时而低头,时而朝上,时而向下,有的地方看似无路可走,一拐弯又是峰回路转。那些石头形态各异,我们撇开指示图上的石牢,望夫石,千年灵芝,幽蓝深谷等名字,发挥自己的想像:有的说那儿是个大像,有的说像乌龟,又有像一对正在亲吻的情人。
电视剧西游记<夺宝莲花洞>一集,是在这里取景,而眼前那个山下的小洞正是电影里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了五白年的五行山。很多地方望下去都像无底深渊,小雷不喜欢整齐的台阶,专门走些弯路,JAMES说安全要紧就不再往前,小雷问我如何,我说声“奉陪”,和他去走崎岖小路,再没比走这些七绕八拐的山路更带劲的事儿了,脚下有走不完的路,一会,头上冒出细汗,我们三人攀登天梯,爬上望峰亭,真是“层层峰林满目秀,莽莽苍苍收眼底”。
回去时,车顺道带我们去了花市,有鲜花和干花两种,干花倒也做得五彩缤纷,姹紫嫣红,五块一束,十块一框的。漫步在一片花海里我感到晕眩,若可以带回去能送给多少朋友啊,原来我的朋友也像麦子一样。
最终没有去成联大旧址观瞻遗迹,也没去凤翥街品尝美食,而去逛了回菜场和年货街,年货街在科技馆附近,宣威火腿,干菌,炒货…商品众多,人头攒动,看的我直想把父母接来一起过年。精挑细选,满载而归。出来时,远处仿佛扬起GOING HOME的萨克斯曲子,提醒我只是过客,空气里弥漫着淡淡忧伤,我渐渐知道只有行走才是最适合我的状态。
这么多年来,我从西藏出发到各地讲学、办展……为了体验生活,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我都走过,川藏公路两次都是12天到的,时间长还不好走,当时做梦都盼着有这么一条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