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三不四到台湾》与其说是在说故事,倒不如说是在向观众诉说着一种对人生的思考。
整个剧中,完全是通过两位女主角如平日好友间的倾诉,加上一些音效和灯光的烘托,向我们展示了现代生活中,普通的职业女性遇到的困惑和危机。贯穿始末的生死对话,句句扣人心弦,不禁让人思考着生命的意义。
文芳和sandy都是刚到四十的中年职业妇女。sandy身患绝症去世了,文芳也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中身亡了。基于人在死后8小时内听力尚存和传说中的“中阴”空间,而引发了这样一出间于生与死之间的生命对话。

地上投影出的一面大钟,意喻着死后的时间。文芳那双抢眼的红皮鞋,也象征着她所处的生死两个状态。
文芳和sandy是大学时候的好朋友。如今一个远嫁Newyork却不幸身患绝症,为了还以“落叶归根”的夙愿,回到了台湾。一个就职于媒体,整天为选题,录节目,抢消息而忙碌,为生计为还贷而担忧,却疏于关注身边的家人和朋友,甚至自己的健康。
两个人的状态都是现代社会中典型的写照。就像剧中文芳说的:“人到中年,头发少了,体力差了,皱纹多了,可银行的存款却越来越少了。”生存的压力,让人不得不提前考虑生与死,甚至要为死后买保险。人寿险是死后买棺材的钱,如果死前没钱治病,是不是可以预支寿险来买回健康呢?整天为生存而忙碌着的文芳,直到看到了sandy的死亡,勾起了她对未来的恐惧。才忙不迭的给保险代理打电话,咨询寿险的条款,并假设着“用死亡买健康”的可行性。生活中充满了不安全感。
人死后,听力还能保持八个小时。
sandy刚去世,病床边的朋友打电话给文芳,告诉她sandy去世的消息,让她在电话里同sandy最后说上两句。对死后仍有听力的说法,文芳半信半疑。于是,文芳对着话筒说了些“不三不四”,很不符合常理的话。其中不是安慰,不是悲伤,却甚至是一些冷冰冰的疑问,还祝愿sandy要勇敢的“向着光明走去”!....因为就算sandy真的能有意识听得见,也不可能回来向她质问些什么,而且电话也只是一对一,旁人也无法知晓。
....
就在文芳开始关注自己未来的时候,刚刚意识到会有“死亡”来临的时候,“死亡”却毫不留情的找上门来了。文芳撑着伞在路上走,一辆飞驰而来的车撞向了文芳....短短的几秒钟,文芳的红鞋子撞脱了。时空转换,让文芳和sandy在“中阴”见面了....
文芳不能接受自己已经死亡的事实,但是同sandy的对话又无时不证实她的死。对死亡的恐惧,她宁愿放弃和好友的重逢。
sandy一见文芳时,就一再的质问文芳为什么在她死后要说那些毫无意义的话。此时的文芳才真的相信了听力存在的事实,开始后悔自己的胡言乱语。
这样的细节让人觉得非常熟悉,也非常的揪心。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真诚,心里想的是一套,而对人说得又是另一套。就连像文芳和sandy这样的好朋友,也不可能敞开心扉的说出心里话,只有到人死后,才惴惴的流出那么一点点真实。这样的生活是不是太累了呢?
文芳可以很轻松的对sandy说,死亡就可以解脱了。可是面对自己的死亡,她却迟迟不能接受。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文芳扮演者的精彩演绎。稍稍夸张的肢体表现非常的到位,把文芳的恐惧和不解都表现的淋漓尽致。丰富的肢体语言,也加强了整个话剧的可看性。让探讨人生这样的严肃话题,平添了几分幽默与诙谐。
对话间,文芳和sandy在“M”型梯上前后追逐、上下。与对话中谈及的话题遥相呼应。人生起伏,“有上坡就有下坡”,sandy诚恳的安慰文芳。言外之意--四十岁各方面都开始走下坡路是自然的,应该心平气和的接受它才对。
卸下一切伪装后的文芳,向sandy承认了自己混乱不堪的生活状态。然而,现实又无法改变这“生不如死”的生活,一切还是要如此的继续下去。这样一个普遍的问题被提了出来。回望我们自己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过去,超越不了原来的位置,到哪里都觉得没有了向上的空间,局限也越来越大....
工作不如意,生活呢?文芳的丈夫宁愿瞒着太太自己已失业,却天天坐在海边假装钓鱼。可明眼的太太早就看在眼里心知肚明了:“哪有天天上班不穿西装穿雨衣的呀?”彼此都心照不宣的混着日子,又何来夫妻之间的沟通与感情的交流?
两个好友回忆着年轻时候的点点滴滴,包括那有些幼稚的初恋,那些最简单的快乐和梦想。可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淡去了。
为了赢得情人关注而去学钢琴的sandy,最终却嫁给了一个毫无艺术品位的房地产商。唯一可以得到慰藉的是丈夫为她买了一架钢琴让她继续自己的爱好。完全没有交集的两个人却最终走到一起,维系着一段没有感情的婚姻,只为了各自心理需要某些满足。恋爱是美好的,婚姻是现实的,这一流行的信条再一次隐喻在sandy的婚姻之中。
人,是不是真的要到面对死亡的那一刻,才能够看清所有的事实呢?但是,谁又真的会知道,人死后真的是解脱还是继续新的煎熬呢?似乎,就在死亡的那一刻,人要面对的还是一道选择题。就像话剧结束时,文芳面对不同颜色的光带无从选择,“这都不是我喜欢的颜色”,可命不可违,无论选择如何文芳都要登上那座看不到头的“天梯”....
也许,这就是生命的轮回吧。
话剧结束了,生活还在继续,思考也不会停止,精彩的话剧留给我们的是无限的开放的思维空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