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

标签:
祁门一中新校祁门一中惠振坚祁门一中官网惠振坚祁门博客惠振坚祁门一中老师 |
分类: 原创●信马由缰 |
成功人士
胡述自大学毕业,笔耕不辍,成功青睐有心人,收获的季节也就不意外地如约而至,他先后出了三部作品:一部散文,一部游记,一部短篇小说集。在胡述所在的A市文学圈子里,属成绩斐然。胡述用了十年的时间成了市级作家,又过了五年,成了省级作家,后来又顺理成章地成了全国作协的成员。不是胡述图这个名头,这是他在追随文学的过程中捎带获得的,无心插柳的结果,并非刻意为之,至少,在胡述本人是这么看待的。
1999年8月,在毕业二十周年的同学聚会上,胡述拿出自己出版不久的短篇小说集向在座的老同学们分发,不意外地成了那一次同学会的焦点,大家都不由很羡慕也很感慨,原先在众人眼里,胡述是用功型的,当年也看不出来有什么特别的文采,没料到有朝一日会被冠以作家头衔,当年班上的那些文采飞扬的写手,大多数毕业后只不过是写写自我拔高的总结写写单位所谓的新闻,还有的做了老师,教学工作的琐碎早已磨光了锐气,偶尔写点东西沦落到只能算粗通文字的程度。而两位当上了记者的,在当地也算是名记了,专事报道当地的重要会议,对当地官场了若指掌,能如数家珍地聊上三天三夜,但真论起会议报道的文字价值与意义,怎能与文学作品相提并论!属于过目即忘,或者根本都没有几个人在意的内容,但凡读报的,多会略过报纸上乏味的头版,直接看后面略有滋味的副刊。
在送给老同学的一本本书上签过名,加上之后喝过酒唱过歌,时间很快翻过聚会这一页。胡述继续投入到自己的爱好中,这时的胡述四十才出头,干劲十足,写作上如鱼入水一般,好作品频出,市作协还专门为他举办过一场作品研讨会。可就在这之后不久,运气逆转。胡述写作计划被迫打断,事情不是出在胡述身上,但胡述认为比出在自己身上有过之而无不及。胡述的妻子在工厂两年一度的体检中查出恶疾,且这种恶疾已到了晚期,等于说生命开始了倒计时,即便如此,耗尽家庭积蓄的治疗始终继续着,无奈之下,他们也接受单位的捐助和水滴筹等资助来源,胡述与妻子几乎可以说是在绝望中寻求希望的曙光,跑遍全国各地的肿瘤医院,偶然获得的偏方让他们如获至宝,访医问药不出预料最终并没能力挽狂澜,不过是重蹈其他求医问药者的复辙,可这个折磨人的过程无疑也是对亲人的一份责任与义务。从悲痛中缓慢恢复过来的胡述发觉自己有两年疏于写作了,中空的内心现在急需填补,写作无疑成了最切合兴情的填补首选。
写了许多,发表却不顺当。一些报刊的编辑也要生活,手头上积压了太多的人情稿,说实话,这些人情稿质量也不算差,也过得去,以中国之大,国人之多,搞写作的人可谓人山人海,在人海中冒尖的其实不多,胡述不敢说自己是其中的佼佼者,既无套路也无门路,因而比以前发表少了。胡述心态还是很好的,只归于自己的文字功力大不如前。好在写作对胡述而言已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好在现在网络发布的方式也多,自媒体什么的,胡述也乐于尝试,在写的内容上不必过多地瞻前顾后,反而有更多的写作自在。
中年后的日子不像是一天一天地度过的,而像是日子被日子的快速刷屏,不觉到了三十周年聚会的时间。
胡述在摩托车上绑定意欲赠送的四十多本散发着墨香的小说选集,朝聚会的大酒店缓缓接近,唯恐在路上散一地。显然已经迟到了,大家已在酒桌上坐定,一些同学戏谑地说,哦,大作家到了。很快众人的注意力集中到新近成为市里几个主要部门领导的老同学身上。话题明显围着那几个老同学展开,他们随便说什么,无论好笑不好笑,许多人就会跟着笑起来。胡述低声问旁边的老同学,这一次聚会的费用由哪位收取啊?老同学用嘴一努,说,你不知道啊!坐在市财政局长李好运边上的老伍啊,他的企业如日中天,资产过亿,这点小钱全由他买单了,吃过饭,还有大礼准备好了,人手一份,据说是新上市的iphone。
胡述不知不觉喝高了,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把带去的书分发了出去,这个过程中,他的耳朵还是不幸地捕捉到了一些人的议论:他的书没有书号,肯定是自费出版云云。好在这也是实情,胡述也没有难过的理由,再说头脑昏沉,觉得这只不过是极速闪过的一个令人不快的环节而已,酒精似乎让他对这种话有了免疫力。到瘫软的胡述被同学架起身前往歌厅去娱乐,尽管天旋地转,身体发飘,他还是发现散落在酒桌与椅子上的书,他在想,等一会能站稳了,自己来收拢收拢,要不然就会被服务员当废品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