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牌猪耳

(2016-11-16 16:11:30)
标签:

打假人物

假烟酒鉴别

祁门一中惠振坚

新浪名博惠振坚

祁门一中贴吧惠振坚

分类: 原创●信马由缰

 


福牌猪耳

 文\惠振坚


  黄海找准自己的事业前像无头苍蝇一般在外面晃了十年。最初在建筑工地干活,来自农村的黄海有的是力气,也颇能吃苦,但干着干着就有了想法了,人最怕有想法,黄海就是这样,有了想法后,重活突然就干不下去了,觉得不能一辈子都像负重的骡马一般盲目干活盲目活着,得给自己的命运一线转机。

 
  怀揣着这样的念头,黄海一刻也不想在工地待下去了。工头一听一贯言语不多,基本上言听计从的黄海要辞工不干,大为不解,心里断定黄海嫌钱少,像黄海一样的工人多了去了,可实际上又有多大能耐呢?工头一气之下,也不劝阻,就把工钱结了,并乘机扣下一个月的工钱作为违约费,这让黄海肉痛了很长时间。

 
  黄海找的第二个活计是给商户送货。商户的电话来了,黄海立马从市里最大批发场给商户送去指定的商品。做了三年,一开始是骑电动三轮,后来是开小货车,把城里大街小巷都跑遍了。熟悉了商家经营的套路后,黄海也想回老家所在的县城开一个小店铺,弄些生活费应该不成问题。后来觉得开商店是讲究人气与市口的,而这又与高昂的店租挂勾,此路未必顺畅。

 
  两种职业干下来,让黄海得出诚实劳动不可能致富的结论。建筑工地偷工减料几乎是常态,基本上都是在水泥标号和钢筋粗细与用量上做文章,如此工头和承包者才能挣得盆满钵溢。而在给商店送货的过程中,黄海更是见识了无商不奸的世相,店家直截了当地提出要高仿的商品,以至于很多时候,批发货场里假货比真货更多更为畅销。黄海有时送货累到吐,想到货场老板与商家数钱数到手抽筋,而自己累得半死,也不过是五千块钱一个月,更令人灰心的是,老板压根都不提给黄海买五险一金的事,好像那是无足挂齿的一桩小事。

 
  穷则思变,黄海又开始思忖换一份更有保障的工作,或者干脆能够自己创业。可是,条条蛇都咬人,哪碗饭都不好吃,找一份称心的工作谈何容易,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也等同于青天白日下做美梦。尽管如此,黄海逼自己一有空闲就去寻找机会,一有空闲就琢磨开去。

 
  有一回送货的路程长,返程在排档吃快餐的时候,黄海随手拿起桌上被人遗弃的一份当地的晚报看了起来。报上一则消息给他带来了启发。说的是香港大亨李嘉诚投巨资涉足人造蛋领域,新闻把人造蛋美化到好像不吃就很落伍,营养甚至比真鸡蛋还胜出一筹,好像将来人人都会以吃人造蛋为荣似的。看第一眼,黄海觉得太离谱,市场上假货多到泛滥成灾,竟然又打穷人最根本的营养来源的主意,即便本意是好的,最后也会被恶意利用。黄海拨动快餐盒里一根切得细如发丝的猪耳,就在那一刻触动了灵感,既然可以制造人造蛋,要是能造出人造猪耳朵,这个利润空间应该是难以想象之大。李嘉诚能大张旗鼓地造假鸡蛋,自己就不能试制人造猪耳?只要能造出外观、颜色与口感逼真的猪耳出来,销路肯定不成问题。黄海愈想愈觉得自己发达的机会来了。

 
  这一回黄海为了明确的创业目标辞职。在郊区租了一个农家院,专事攻关人造猪耳。对于仅仅初中毕业的黄海来说,难度势比登天。好在没有多少文化,没有一般人做事畏首畏尾,最后一事无成的命定,敢想敢为是黄海最大的赌注。

 
  黄海没有在农家院里闭门造车,黄海架起电脑,买来明胶等材料,每有疑问必网上求证,加上过人的想象力,当然也经历了类似于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的无数次挫折,终于用明胶和多达几十种添加剂造出了可以鱼目混珠的“熟猪耳”。可以肯定的是,造猪耳所需的多达几十种的添加剂的成本和明胶的成本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我作为黄海绝对可靠的朋友看到堆积如小山般的成品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相当于数千头猪的耳朵堆在冰库里,很可观,也使人感到惊惧。

 
  冰库里的盛况距离黄海第一次试制毫无头绪的时候已经一年有余。黄海请了十个农民按照他的配方在农家院里没日没夜加班加点地生产,并迅速把产品在市场上铺开。被黄海命名为“福牌”的美国进口熟猪耳毫无难度地攻城掠地,很快在超市与街头卤菜摊点占据一席之地。批发价低,利润空间大,关键是口感滑嫩。甚至于有老人交口称赞,说还是美国猪耳朵品质好啊,没有牙齿的人也能嚼得动。

 
  黄海对我的担心嗤之以鼻。他说,你以为卤菜摊上的牛肉是真牛肉?还不是用牛肉膏炮制的死猪肉!卖了多少年了,执法部门难道遁形了?商店里高仿的名酒林立,买的是没有卖的精明,执法部门难道也弱智到视而不见?非也,实在是假品过多过滥,打假都打不过来了,打击其中一部分商家,必然引起激愤,引起反弹,因为明显是选择性执法!

 
  黄海的人造猪耳事业就在我的疑虑中蒸蒸日上,继续开疆拓土,生意很快扩展到相邻城市。风闻而来的批发商让黄海应接不暇,一再扩大生产,当然必要的保密措施黄海是丝毫不敢放松的,假货也要保持一定的神秘。

 
  黄海当然如愿地暴发起来,开上了七十多万的越野车,有了别墅,有了别人眼里成功人士的派头,还不小心添上了有钱人的恶习,养了情妇,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地四处招摇。

 
  最近两年没有见到黄海。我一直认为黄海最后的结果肯定是吃牢饭,那将是咎由自取,早迟的结局,但现在还看不到扼制的迹象,黄海生产的人造猪耳至今热销,时时可见,有时是在饭店的餐桌,有时是在超市的熟食柜里,还有一次,我差点失态地叫出来,单位竟然当成年终福利,慷慨地送给每位员工十袋美国“福牌”即食猪耳。

 
  我走出单位的大门,看看左右无人,直接就把它们扔进了垃圾箱。我知道,当晚一定会有同事吃得津津有味,对美国“福牌”猪耳的鲜美滑嫩赞叹不已。

文\惠振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见惯不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