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积恶

(2014-04-08 15:48:54)
标签:

恶习的养成

积恶

祁门一中贴吧

祁门教育网

祁门胜景

分类: 原创●信马由缰

积恶

 

 文\惠振坚

  许多地方民风尚存淳朴之处,但要悉心观察才能发现。有时你会沮丧地发现,所谓的淳朴善良可能存在一个极小的范围,比如在他们的亲戚圈朋友圈同事圈老乡圈同学圈等之内,在圈子之外,就有点同仇敌忾的意味了,你可能体会到的更多的是冷漠冷血斤斤计较锱铢必较甚至于剑拔弩张。

  民风之外的官风更是乏善可陈,充斥着匪气、痞气,老百姓是去拜谒参见他们,当然,那得端起华丽的架子。

  一切均非一日之寒,积恶岂是一天成形。

A

 

  捎带“讹”一下人是民风不古的集中表现。这并不一定非得是路上层出不穷的讹人事件,到机关单位办事,办事人员那种倨傲的冷脸,爱理不理的态度,也是“讹”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逼着你巴结讨好宴请呢!普通人办一件事要费上老牛劲啊!

  安徽公共频道专门辟了一个“探窗口”的栏目,了解窗口服务单位的为民服务现状,偷拍的视频中的情况令人啼笑皆非。反映出的老百姓的意见很尖锐,也不管画面中的工作人员算不算公务员,反正这个不良印象是深深地烙下了。网络上一拨人呼吁给劳苦功高的公务人员加薪,更多的另一拨人就会表示强烈反对,这一拨人估计是曾经在办事的过程中受过不小的刺激的,他们对不办事,还觍着脸要求长工资的公务员实在是厌烦之极厌恶之极。

  凭心而论,公务人员中也有办事的。但在一个地方的积“恶”当中,有一些“恶”无疑就是公务人员塑造成形的。吃、喝、拿、卡、要等等不端行为与现象败坏地方上的风气为甚,磬竹难书。连我们的小孩子都知道以后要当官当公务员,到时家里什么都不缺了,什么事都好办了!社会上的年轻人以当公务员为人生志向,这并没有错,但在当下,谁又能撇清这种考试的狂热不是冲着公务人员的大好福利,不是对一朝为官,能够福荫家族的企羡!过于炫目的为人民服务的表述就歇一下吧,日后不害民也就不错了。

 

B

  会议之多,见证效率的低下和政令渠道的经常性瘫痪。年年开着同样内容同样性质的会议,作着同样的强调。是不是这样的会议就有作用与效果呢,就能减少每年事故事件的发生呢,未必!同样的会议、同样的内容人们早开麻木了,开了也等于没有开。那么,这类会议就脱不了推托责任之嫌。

  这种现象里面的积恶在于,行业制度是一码事,若不开会来强调一下,制度是可以不执行的,是可以网开一面的。所以经常性的,某部门开一个会,来个强调,集中执法一次,其它时间制度就冬眠了。

  制度成了给外人看的东西,比如适当的场合与时间可以自我吹嘘说,我们的行业制度是多么完善多么无懈可击!而对于出现的状况,也可以一言以蔽之,说是个案个例,不具代表性。

  本来制度明示某些问题是一个行业的监管内容,那么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里,你就要肩负起监督的职责。但实际上,这个行业不是这样去做,它一年里搞一到两次集中执法检查,就是傻子也知道你要去检查也不能告知时间,但它每年就是在固定的时间段昭告天下般去检查,最后吃饱喝足,大家满意,尽兴而归。其它时间段,你就可以甚至明目张胆地搞些违规动作了,执法部门已经进入休眠期了。

  要是社会要求这些监管部门一年里任何时间主动出击,它就会叫苦连天,诉说执法成本上升,说他们也是人,意思是说叫他们勤快地去主动执法检查主动作为就是不把他们当人看待,而作为人的待遇在他们看来就是坐在办公室里吹空调上网,经常上酒店到歌房飙歌。

  此类现象积习之恶,在于会议上的摆样子,解决不了任何现实问题,还在于我们对于官样程式的绝望。不来个晴天霹雳,社会的许多方面是不会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改变的。

 

C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语言的排列组合犹如万花筒般多姿多彩,只有想象不到,没有做不到。有一类文字却把我们的语言文字弄到极端无味无趣。那就是官样文章与程式化报道。本人分析,这一类积恶类文章想要达到几个目的,而结果却大相径庭南辕北辙。

  官样文章目的之一是唬人,要表达来头有多大,声势有多壮,代表着多大的权威机构,可因为假正经的表达,没人去看,看了令人头痛,加上这一篇与先前的无数篇基本无从区分,被淹没在官样文章的死海里了。

  官样文章的目的之二是表达官方的声音,表明正式且经得起推敲,不是某一个人的思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弄得文字与语言不像人间词话,非人类的语言当然不会有人去欣赏了,也就等同于工厂烟囱里排出的废气。

  官样文章的目的之三是突出政绩,唯恐天下不知道,熟料因为文字方面的先天不足,无形中抹杀了政绩的表述,给阅读者的印象是,这个官与先前那个官没有什么不一样,现在做的事与先前的举措也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官样文章的目的之四是怀揣私货,显示在吹捧方面过人的本领,实现个人的目的。却不知在给官员贴金的描述里,更多的是从纸面里透出的令人作呕的气息。当然,也有人好这一口的啦。

  官样文章其实就是一种公文写作新闻写作的懒人格式,正在咬噬着语言文字的健康肌体,使人失去判断,仿佛这才是皇亲正统,才是学习的样板。而不识这也是语言文字表达方面的积恶现象。

文\惠振坚

2014.04.0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本地恶俗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