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权宜之计的泛滥

(2013-10-22 21:34:45)
标签:

权宜之计的泛滥

中国式狡猾

祁门一中贴吧

祁门人论坛

制度才是最可靠的

分类: 原创●信马由缰

权宜之计的泛滥 

 

文\惠振坚

  什么叫权宜之计?百度词典解释如下:权宜:暂时适宜,变通;计:计划,办法。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

  据笔者的观察,中国社会遍及权宜之计的活学活用,而缺乏制度上的恒久可靠保障。不是以制度来施行更明确有效的管理,而以权宜之计来行此一进彼一时之走过场。

  就说最近热门的高考改革话题。高考是检测高中教育的末端环节,不改革高中教学的过程与内容而改革高考考试这一末端环节,是一种匪夷所思的做法。正好比唱了许多年的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最终都变成了水上浮油,因为没有抓住改革的关键与要害,要内容与要求的彻底改变,才会出现教育改革的真正曙光。只改末端环节只能达到一个效果,让教师与学生陷于更大的困惑,尤其对学生祸害匪浅。

  按照高考改革的思路,今后要把英语的高考分值大幅降低,或者有的省份将把英语成绩当作高考的参考分,将推出英语考级的办法。这些做法本身有一定的道理。但现行语文过于追求阅读标准答案的做法以及现行数学所设定的难度与考核范围难道不值得商榷?如果不是通盘去考虑高考改革,这种改革无疑又落为权宜之计,经不起时间的检验。

  再说社会一出现不良现象,就有人评判社会公德的沦丧、道德素养的低下。嘴巴是过了一把瘾,仿佛自我的公德心与素质高人一等,其实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我们这个社会始终没有把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的着眼点放在小学教育上,使终没有清醒地认识到必须要经过可能很长时间的悉心培育,才能达到提升的目的。看看现在的小学在学什么内容,在搞什么务虚的教育,你就能知道,我们这个社会真正出的问题还是在教育上,在教育内容与现实严重脱节方面。不在小学就开始施行改革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其它所谓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与素养的措施都属于权宜之计,只会沦于空谈,提高社会公德水准和道德水平的前景也只能是海市蜃楼。

  前不久央视报道了几起办证难、难办证的事情经过。相关责任人在媒体的关注下都得到了严肃处理。估计在这个节骨眼上,到机关事业单位去办事的人相对而言会办得容易些。其实机关事业单位办事一直都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大家都到了见怪不怪的程度。因为媒体的关注,事情变得好办了,故意刁难、刻意为难的事情可能就会减少一些。这只是出于眼下是风口浪尖,办事人员的一种自我保护。权宜之下,办事人员让事情办得容易一些。过了风头,又会是什么情形?这一点大家可以想像。如果没有制度的严格要求与落实,办事机关工作人员的热情与笑脸都像是给我们老百姓的恩赐呢!

  与民生关系最大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说他们渎职等于是为他们挠痒,说他们是助纣为虐、蛇鼠一窝才算恰如其分。假冒伪劣都是他们培养出来的。作为职能与执法部门,他们永远是守株待兔式的,在假冒伪劣泛滥成灾的时候,他们仍故作天真且置若罔闻。他们一年当中年节的前夕装模作样地查一查,极有规律可循,好像是通风报信一般,能查出什么也就可想而知。一年查几次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们作为了。这是他们的权宜之计,这种机关单位与摆设何异!

  不想写了,老百姓都是明白人,权宜之计的泛滥最终苦的还是咱老百姓,因为无制度保障,无规章可循,今天与明天不是一个说法,都在刻意找一个暂时的台阶与理由,把聪明才智都耗在了应付事情去了。悲夫!

文\惠振坚

2013.10.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