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下神坛的英语
文\惠振坚
北京正在征求民意的高考方案以及全国其它省份正在酝酿的高考改革新政都透露出一个对英语教师算不得利好的消息——英语的重要性与分值在高考中都将降低。
本人也是一名英语教师,对于高考首先拿英语学科开刀,自然也免不了会有一种难以置信的感觉与失落感,相信大多数英语教师还会有一种愤愤不平的感受。英语学科从被捧到天,到猛然摔到地上,一时半会显然是无法接受的。但现实总是要面对的,这一变化正应了这样一条铁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客观来讲,英语学科之所以到今天广为人所诟病,不难发现其实也是教辅出版商、教师、教材编撰人员共同推波助澜的结果,使得英语科的内容难度和考试难度不断被异化,经济发达地区由于有着自发的学习意识与目的,面对难度显然异化的英语学习尚能接受,在经济情况有差距的地方,对于其中的多数学生而言,英语学习成了难以承受之重。英语有时一夫当关,阻碍了前往高等院校的通渠。
在近年高考英语难度明显降低的同时,日常的英语教学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路数,继续朝着难与偏的背离实际运用的道路前进,这给学英语的学生们带来莫名的神秘感、敬畏感和焦灼感。英语满怀信心地朝着更高的神坛进军,也就注定了现行模式的英语教学终有一天会走进一条死胡同。
从小学开始的英语学习,最后造就了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应试英语,不能不说脱离实际运用考量的英语教学造就了这种极其可悲的现状,现行的英语教学模式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自己的掘墓人,走到了被清算的一天。
英语走下神坛,回归原本的语言学习规律与功用,是必然,也是众望所归。虽然我等英语教师还无法做到坦然面对。
在学校里走下神坛的英语,会在社会的需求中重新找到更合适更合理的定位。
文\惠振坚
2013.10.2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