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忆年味

(2011-02-13 22:58:51)
标签:

年味

传统

传统糕点

祁门教育网

糖精

分类: 原创●信马由缰

追忆年味(2017年1月修改)

 

文\惠振坚

  

  

   

  三十年前,还住在县城下横街,贫穷仍是主旋律。街道上的人家对于农历新年有一种类似于朝圣的心理,只要有能力,都会尽量换上新的中堂画,最不济的,也要买上几幅年画贴在厅堂两侧或房门上,平常再怎么马虎的人,也会循着传统的足印,把年画规整地贴上去,祈望新的一年带来好运与吉祥。

  孩子看到父母张罗着购画贴画,欣喜的感觉在内心弥漫,迎着寒风上学似也不以为苦,学习与生活有了莫名的盼头,好像新年有着扭转一切的法力。

  中堂画在当时算是最为考究的年画形式了。中堂画的主题离不开寿星、松竹梅、牡丹、山水,父亲当时在教育部门做事,在遵循传统上,动作并不比街道上的任何人慢上半拍,一进十二月,就急不可待地先后购回日历、年历及中堂画,放在家中的长条桌上,醒目地昭示着新年的脚步正在走近。

  配合着古雅的长条桌,挂上的中堂画显得特别庄重,中规中矩,或许可以视为普通人家传统上祈福和求安的心理。在反映那个年代的影视作品中偶尔还可以得见此情此景。中堂画现如今就是在农村里也没有多少市场了,到农村里去,墙上往往是大红大绿的美女或者影星,给人一种品位严重下挫、传统被岁月淹没的遗撼。

  农历新年时,街道人家款待来客的粗制点心是必不会少的,尽管生活贫困,人们的想象力并没有完全凋萎,过年的桌子成了自家或者乡下亲戚亲手制作的点心的展示台:酥糖、芝麻糖、冻米糖、麻花、荞麦松、苞米松、山芋干、炒米、盐水豆、字豆糖等。在相比于今天来说要贫乏得多的生活中,大家动了能动的所有的心思,再加上新自操刀动手,来让桌上的花样品种尽可能比平日丰富一些,使家人获得一丝惊喜,为传统节日增添一抹亮色。

  在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是欢喜不尽的,跑来跑去,走过去顺一个塞到嘴里,走过来又顺一个。大人看在眼里,并不呵斥,这样的时候孩子是有享受的特权的。大人喜在心里,孩子吃得开心原本也是年味一景啊。有孩子已经迫不急待地把长串的鞭炮拆散,点着了,一个一个地丢到街道中间炸响,令行人一惊一乍,却也不怒,跟着孩子们体味着年节即将到来的隐隐的欢欣。

  乡间更有做年糕做豆腐的传统,农历新年前,忙得不可开交,做好之后,不会独自享用,要送一些给住在城里街道上的亲朋好友,城里的亲戚也会回赠一些糕点之类的年货。你来我往,走亲戚热热乎乎,走出过年的气氛。剩下的年糕就用凉水在水桶里浸泡着,隔天换一次水,这样可以保质到一两个月之后,到农家起早贪黑的繁忙茶季,年糕可以和着稀饭一起煮,成了农家自制快餐,特别耐饥,辛勤的茶农在茶山上的收获也会更多些。

  现在什么都买得到,市场上给我们考虑周全了。上一回街,年货可能就可以备齐了。过年前各家准备与制作的环节全省,各样买上一些,又省事又省功夫。传统的糕点也不缺,新奇精美的点心也不少,在快捷中,可叹的是年味被严重稀释淡化了。

  今天街头卖的传统糕点只能浅尝辄止,不敢过多食用,只起着一个追忆似水年华的道具的作用。那种甜味明显是加了糖精的,虽然明令禁止,但物价因素在里面,赚钱的心思在里面,你是不能指望哪一家是好心全用了蔗糖的。

  那些传统灯展也久不谋面了,那些孩童在每个单位的彩车后的追逐情景也成了遥远的记忆。

自从轿车年产量上了千万台之后,各小区里农历新年像开着规模不等的车展。从工作地开回的一辆又一辆轿车似乎让为人父母者很长脸,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些在外工作的孩子甚至迟至年三十才驾车回到父母身边,长日冷清的家里才漾起热闹的年味,年初三初四一过,孩子们鸣着笛豪迈地告别了家人,似乎把年味也残忍地一并打包带走了。一个汽车时代,一个快节奏,各种文化交织影响的时代君临,传统日渐式微,如果不能刻意或主动去维系传统中值得传承的部分,传统的年味会演变成放几串鞭炮,打几场麻将,吃几顿团圆饭,就告落寞收场了……

 

 文\惠振坚

2011.02.13

 追忆年味


追忆年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