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建、铜币、邮票及其它

(2010-11-04 16:56:58)
标签:

祁门

下横街7号

古建筑

马家大屋

洪家大屋

分类: 原创●信马由缰

古建、铜币、邮票及其它

 惠振坚 

古建、铜币、邮票及其它

古建、铜币、邮票及其它

古建、铜币、邮票及其它

古建、铜币、邮票及其它

古建、铜币、邮票及其它

 

 惠振坚 

 

  县城里古建筑不多了,只剩下北街的马家大屋,还有东街尚存的晚清重臣曾国藩落过脚的洪家老宅。

  如今的马家大屋呈现一种大厦将倾的危情,里面蜗居着几户农家,院落里杂乱到堪比难民营,门前高挂“百村千幢”重点保护古建筑的标识,但保护力度到底体现在哪里呢?凡夫俗眼实在看不出来。

  年幼时居住的下横街就紧挨着洪家大屋。这条街有过黄金时代,曾经热闹非凡,人声鼎沸。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那条街是县城的经济文化中心――铁器坊、秤店、银匠铺、酱油坊、杂货店以及为京剧、黄梅戏制作复杂头饰的作坊,甚至还有带着时代印迹的商业合作社、理发社、调剂商店。

  住在街道上的热闹是现在住楼房的人所难以体会的。那是一段时间仿佛纹丝不动的日子,吃饭的时候,街道上的孩子大都是捧着饭碗站在门口,边聊边吃,或边吃边看街上走过的路人,闲散到极致了。

  街道上一般五、六年,七、八年都不会发生什么变化,一旦哪里拆老房子,整个街道上的孩子都会闻风而动,兴奋得小脸发红,这是一个发点小财的机会。  

  有一回是铁器社改造地面,不待工人收工,几十个小孩全都带着小铲小耙到了施工现场,开始了犹如考古队员一般的细致的发掘工作。现场不断有惊呼声传出,那是某某不起眼的小孩挖到了宝物,比如一块银币,几块铜板,再不济也挖到了几枚铜钱,有时更让人眼红心热的是竟有人挖到了形制稀罕的玉器状的物品。现场也有一无所获的顽童,急红了眼,干脆仗着发育早一些,力气足一些,抢了别人的东西就走。接着俩人就会打得一塌糊涂,一嘴血,一身泥,弄到家长最后也加进来对垒。精彩的场面就是过年过节也未必会撞上!

  老印刷厂从古建里搬走后,拆除房子的时候出现了奇观。工人费尽力气把沉重的石窗子拽倒,烟尘散尽:窗子下方密密地排放着铜板!也不顾危险,众多孩童一拥而上,以抢到几枚铜板为荣,接下来的那几天,更奇的是有人在工地上挖到了一瓮银元,等孩子们放学赶到的时候,为时已晚,只见被打破的古瓮残片,而那一瓮银元最终流落何处,之后是愈传愈奇,派出所民警过来调查,有说后来追回了所有的银元,也有说只追回了一小部分,人多手杂的,能完全追回那绝对是奇迹。

  外婆曾送我一串铜钱,特别之处是这一串铜钱黄光灿灿的,不像那些从地里挖出的锈蚀的不成样子的那种铜钱,用当时的较粗的鞋底线串起来,有二百枚之多。我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放学后把铜钱挂在脖子上,体验着有钱人的感觉。可是孩童的兴致不久就转移了。等到我再打开箱子去找那串崭新的铜钱,已不见了踪影,一丁点痕迹也没有了。这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百思不得其解,也极其惋惜。过了若干年才知道,原来是长我几岁的哥哥把它偷偷用了出去,一天花上一两个铜钱,在学校门口换成了一种米糖,满足了他的馋虫,毁了我的珍藏!

  未完待续……

 惠振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