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目击了UFO
(2010-04-11 15:22:02)
标签:
我目击了UFO灵异现象最新x档案神秘现象秘境追踪科学解释杂谈 |
分类: 原创●信马由缰 |
我目击了UFO
《我目击了UFO》是个噱头标题。
充斥网络的众多有关目击UFO事件的报道都有其耍噱头的成分,我们被其耸人听闻的标题所诱引并急忙点击观看,然后免不了大呼上当。一些电视台推出的与UFO目击事件相关的X档案解密,套路也不过如此,把谣传当真实,把未经证实的事件做成一席盛宴,看上去很神秘,却难掩其经不起推敲的本质。
世上的神秘现象在科学发展的今天依然存在,人类至今具备的科学知识还不能包办一切,不能对所有现象做出合乎科学的解释。相信神秘现象并不一定都与外星人相关,但的确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囿于现有知识,又想走捷径,于是一古脑都把异象推给外星人与UFO,这样能引起轰动,吸引眼球。
在科学发展远未形成气候之前,一切不可解释的现象都可以毫不犹豫地归结于神鬼、灵异,人们选择祭神、驱鬼来安抚不安的心理。所以,古代以及现今偏僻地区的历史是与神鬼纠结在一起的历史,而且很大程度上,敬畏鬼神的心理被自觉不自觉地利用,成了一些朝代家天下式统治的维系利器。
而在科学发展的今天,人们仍不可知的、科学家们尚不能解释的现象不可能再归结于鬼神,那么,诉诸于外星人及UFO便可以使问题得到某种程度的解决,把问题较为技巧化地推挡开去,就好比某些滑头的政客回避问题的要害,或者答非所问,把球又打了回去。
为什么这十年来UFO目击案例明显增多了呢?这个问题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一是相关报道增多,某些媒体更是连篇累牍,给人们造成一种印象――UFO出现较为频繁。报刊、网站为了自身的可读性,设法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增加了报道的篇幅。或者若干年前的相关报道打扮一番又粉墨登场。这些做法迅速普及了UFO相关知识,并无意中培养出了一大批关注人士,在他们偶然间“举头望明月”的过程中,竟发现了天空中就他们的认识来讲与报道十分吻合的UFO现象。
二是尚未建立信息共享,在一地已经昭之若揭、人所共知的现象,在另一地却成了神秘现象,特别是个别偏远地区,极其落后,对神灵的信奉仍是主流。有不少国家出于军事上,安全上的考虑,封闭其任何试验、科研活动的真相,对于因此引发民间轰动的现象,一开始的做法欲盖弥彰,后又用自相矛盾的解释来搪塞,造成范围更难以控制的恐慌结果,使民间更加认定非UFO莫属。
三是隔行如隔山。有时空中的确出现了异乎寻常的现象,但在专业人员如气象人员、火箭专家或者航空界人士看来可以轻易解释的现象,在普通人看来则百思不得其解,从而以讹传讹,时过境迁,进一步神话了特定地点与场合发生的异常现象。
四是“老店新开张”,笔者在十二、三岁时看到的关于UFO神秘现象的报道又卷土重来,书摊书店里类似的图书不胜枚举,正以海啸般的气势攫取现在学生的好奇心理,大收银子,其实并没有什么新鲜货色。
事实上,许多事件是无从考证其真实度的,而且在后来一再转载中为了增加事件的耸人听闻且骇人听闻的程度,添油加醋不可避免也难以避免。其情形就好比一个简单的游戏当中要求重复第一位游戏者的几句话,但仅仅传了四、五人之后,内容就变得离奇又搞笑一样。
五是事件当事人出于各种目的,不甘寂寞的引人再次注目之举。当事人在当时由于UFO事件得到关注,引人注目,随着时间推移,风光不再,于是殚精竭虑要再一次进入公众视野,再曝所谓的内幕,再添加当时的所谓细节,从万众瞩目的中心中获得满足,而且可以从媒体争相采访中获利,其手段就好比是周老虎事件中的周正龙最近又曝再次看到了真老虎一样,毕竟自从跟老虎扯上了联系,周正龙的经济情况已大为改善。所以从再曝之举中,让人又嗅出了金钱的气息。
六是神秘现象确实存在,科学发展到今天尚未发现、尚不能解释的现象仍存在。这就要甄别,当然作为当事人往往无法做到,相关部门也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
笔者小时就曾遇一件至今费解的异事。当时,在月朗星稀的夜晚沿小道上学,就在行走的途中,突然感到自己的身体被人碰了一下。让我感到大为惊异的是,路上当时根本没有任何行人,而那一个碰撞是实实在在的,连一只玩笑着跳过的动物也找不到,当时,我的汗就下来了……
○惠振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