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形象
(2009-07-29 21:41:28)
标签:
国家形象中国投资美国之音祁门教育网祁门一中贴吧 |
分类: 原创●信马由缰 |
国家形象
文:惠振坚
中国算是一个注重宣传的大国,媒体单位加上新闻单位从业人员,这个数字与实力在世界上要说是称第二,恐怕就没有敢称第一的。可是实际结果也只能说宣传影响力有限,国外关于中国西藏和新彊发生事件的误解误读,一而再,再而三地表明,我们的宣传影响面也就是局限于国内,才会使得一些分裂分子有机可乘,有文章可作。
只是在最近才听说建了一个对国外宣传中国并澄清事实的网站,还不知道这种宣传是不是很快就能收到成效。
根据以往的情况,我们是对国内宣传多,对国外宣传少,而且对外宣传几乎没有什么常设的机构与渠道。当国内群众把西藏农奴翻身做主人那一段历史都当成了常识的程度了,国外还在把西藏解放前的情况想像成美好的香格里拉!可以说对外宣传机构难辞其咎!
宣传方式也大有问题,你看看报刊上涉及方方面面的许多宣传文章,缺乏说服力,解说八股文一般,陈词滥调,尚不能说服国人自身,又怎能让外国人理解信服!
我们实际上完全可以仿照喋喋不休的“美国之音”的方式,成立一个“中国之音”。长年累月开足马力进行宣传,传扬中国的价值观,对国际上发生的事情不断地进行评说,如果方式得当,效果当在所有的宣传作用之上。而不用等到国内发生了什么事情,被国外误解了,才来声嘶力竭地自我辩护。
有了常设的宣传机构,加上宣传方式采用西方的套路,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用大量的现场采访录音来凸显真实性客观性,配合专门网站运用海量的视频图片呈现事件的原貌,相信经过一段时期的运转,情况就会有很大的扭转。我们不能指望开几场新闻发布会,就能一下子消除西方的偏见误解。平心而论,我们对于美国、法国等主要西方国家又有多少深层的了解程度?因而宣传要立足长远持久,要未雨绸缪。
发出自己的声音,远比事件发生后被动地解释强。以中国的财力,对于大项目动辄投资数百亿的气势,建立这样一个常设宣传机构应该不存在难度,难度在于宣传方式,如果仍沿用老一套的宣传方式,是达不到效果的。这就涉及到要对这样一批宣传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对待国外听众与观众,有个怎样把道理说清楚,又不能强迫接受、硬性输灌的问题,唱高调只会让人掉头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