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失去的悲悯情怀

(2009-07-19 16:23:28)
标签:

悲悯情怀

法航失事

祁门教育网

祁门一中贴吧

官员百姓间隔膜

乐善好施

分类: 原创●信马由缰

寻找失去的悲悯情怀

文:惠振坚

 

 

 

对于六月份法航失事人员中的几名中国人以及不久前在美国旅游因交通事故而不幸丧生的中国人,网民表现出的同情十分有限。中国人并非特别地幸灾乐祸,也并不是特别地匮乏同情心。同情心是如何丧失的?有什么样的因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质疑来自于赴美旅游是否为公款旅游,而享受公款旅游的一族,自是区别于普通群众。而媒体对此自始至终没有给出一个让网民满意的回答。有人说,人都死了,就不要追究是公款还是自费了,但是,在中国,即使是面对死亡,城市与农村,不同的阶层,死亡的对待能是相同的吗!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事实,那么就只得接受在人们想像中情况被抹得更黑的结果。质疑声掩盖了对逝者的最起码的同情。

质疑还来自于对法航失事人员的欲盖弥彰的做法。有九名中国人因空难丧生,但媒体却只公布了其中几人的名字,给网民留下了想像的空间。加上事后一些网上不断添加的小道消息,扼止了人们正常的悲悯之情的产生。

缺乏悲悯情怀,纠缠于怀疑,铸成冷漠,并不是人们的过错,只因为许多怀疑背后都令人遗撼地有着真实的成分!

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官员与百姓间隔膜的加大,触目所及或是耳濡目染的极富阶层和官员阶层的穷奢极欲,挥霍国有资产的“洒脱”,享受官职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福利,已经并将进一步使得悲悯的情怀连产生的土壤也会荡然无存!

悲悯情怀也只有产生于较为公正公平的社会环境,当为官者不再以滥用权力为能事,以奉承上级为职守,当富裕阶层较为乐善好施,能带着悲悯眼光去看待尚在贫病中艰难挣扎的人们,反过来,人们注视他们的眼光也会相应地柔和一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