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武侯祠成都自由行三国文化桃园三结义旅游 |
武侯祠给我第一感觉是低调内敛,环境清幽。南方景区的门脸,尤其是在城市里的,小,不显眼,内在的调调却通过一扇门、一盏灯、一副对联,流动溢出。
http://s5/mw690/001oXVWCzy6Jxy2LPGQ54&690
正好是盛夏,成都湿润闷热的天,对于我来说,是习惯的,且享受的。进入武侯祠,浓密的树荫带来丝丝凉意,内心的燥热慢慢退去,屋顶的瓦块上绿意沁人的青苔,记忆一下子回到了童年。那白墙黑瓦木梁,亲切如归。成都,虽无数次说起,确实第一次到来,意料之中的喜欢。
http://s16/mw690/001oXVWCzy6JxxRESlhaf&690
对历史的了解,仅限于中学的历史课本,对三国文化的认知,也仅限于中学时期的学习,《出师表》只记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http://s16/mw690/001oXVWCzy6JxxWaEa3ff&690
武侯祠(汉昭烈庙),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瞎转悠的时候,听到导游说,一般的祠庙都是一进高于一进,主庙最高。有没有注意,这个“门槛”的高度?一进比一进低?原因是君臣合祀,为了显示对帝王的敬意。
我一直觉得导游是很必要的。比如我来武侯祠,之前没有做任何功课,买了票就进来。虽然各处景点会有简单的介绍,但是比起导游的详细解说,还是差很多,尤其遇到博学多才,又喜欢讲的,就更好了。
武侯祠其实不大,但若细细逛来,怎么也要三四个小时,一般人走马观花,1小时足矣。个人觉得这里最大的看点是每进一道门,门柱上的对联,每个祠庙环廊里的字碑,人物雕像。
http://s15/mw690/001oXVWCzy6JxxYXUS27e&690
一般人看这些,怕是无聊,若大略知道字背后的故事,兴许就有趣多了。
汉昭烈庙,武侯祠,三义庙,祠庙的摆设基本一致,因地位的高低,而有所别。进入大门,左右分别是唐碑明碑,记录修建该祠庙的文字。随后是文臣廊,武将廊,不用想便知道,接下来的便是汉昭烈庙。我个人一般不轻易叩拜,总觉得会无端扰了安宁。武侯祠正厅里的诸葛像,在玻璃后面看起来恍惚不定,绿树的影子,人的影子,在上面晃动,那些诸葛传奇,好遥远。这些祠庙,如果没有太多兴趣,可以大概看看。
http://s16/mw690/001oXVWCzy6Jxy5qnyDbf&690
屏风上的三国人物。
http://s8/mw690/001oXVWCzy6Jxy5vH3947&690
前后出师表,岳飞书。
http://s14/mw690/001oXVWCzy6Jxy5BmFffd&690
http://s14/mw690/001oXVWCzy6Jxy5EB77dd&690
刘备像,慈眉善目,好银~
http://s9/mw690/001oXVWCzy6Jxy5KMHKb8&690
http://s14/mw690/001oXVWCzy6Jxy5QAwZbd&690
http://s7/mw690/001oXVWCzy6Jxy5Vuyqd6&690
好多对联,多出自名家。
http://s1/mw690/001oXVWCzy6Jxy60U0we0&690
http://s11/mw690/001oXVWCzy6Jxy65gbUda&690
呆萌的石雕,牛~
http://s7/mw690/001oXVWCzy6Jxy69W8Sa6&690
http://s12/mw690/001oXVWCzy6Jxy6iWdt7b&690
惊人发现,果!亲!王!
http://s10/mw690/001oXVWCzy6Jxy6sqa5d9&690
http://s14/mw690/001oXVWCzy6Jxy6yVGJ0d&690
武侯祠前左右对称的钟鼓楼之鼓楼。
http://s7/mw690/001oXVWCzy6Jxy6Lu06e6&690
三义庙,桃园三结义,三位大侠,好基友一辈子。
http://s2/mw690/001oXVWCzy6Jxy6YMiR51&690
http://s12/mw690/001oXVWCzy6Jxy7bIN52b&690
就是这个长廊。其实应该是围墙,墙的右边是陵墓,左边是祠庙,以图中行人方向为准。
http://s15/mw690/001oXVWCzy6Jxy7tt14be&690
红配绿,意境幽深。
http://s13/mw690/001oXVWCzy6Jxy7GrzSbc&690
http://s8/mw690/001oXVWCzy6Jxy7SlUz47&690
最喜欢的,是惠陵外的长廊。红色的墙,浓密的竹林,幽深安静。我以为只是一个简单的土坡,却未曾想,三国的刘备就安睡于此,未免太低调。绕行一圈,很快,却觉得敬畏。陵外的石人和石马,在树阴下散发着点点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