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亚槟榔谷:神秘的纹面可爱的阿婆

(2012-10-24 16:45:52)
标签:

三亚

槟榔谷

黎族神秘纹面

最炫民族风

祖国南端

   关于纹身,有种莫名的欣赏和渴望,偶尔看见那些镶嵌在皮肤里的纹饰,充满了神秘,仿佛有着某些特殊的文化在传递着。海南黎族的纹面阿婆,曾经在旅游人文类的杂志上看到过好多次,画面上的阿婆或危襟正坐,或面带慈祥,或表情肃穆,但脸上、腿上、手上的纹饰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http://s8/mw690/4c984a9etcccc9076fc79&690
★两位纹面阿婆热情相拥,还是右边这位老阿婆主动的哦~~
    这一次,有幸在槟榔谷见到她们,也见到了这古老传奇神秘的黎族文化。
    如果没有游人,这里其实就是一个真正的黎族原生态居住区。细长的槟榔树在黎族土屋的门前门后放肆生长,槟榔是黎族的代言。这样笔直修长的槟榔,只在树顶长 叶结果,会开花吗?不知道。导游说,以前的黎族男人都特别会爬槟榔树,爬得最高最快的会得到全村未婚女子的爱慕,会不会爬树,爬得好不好,就跟今天有没有房,一样重要。http://s13/mw690/4c984a9etcccc9376858b&690
★槟榔树
   槟榔谷的大门,特别的样子充满了浓郁的图腾味道,瞬间觉得少数民族好洋气。沿着石路进入谷里,茂盛的树林遮挡住了所有的阳光,一点都不觉得热。阳光充足的三亚,绿植繁茂,那些缠绕的枝藤也不知度过了多少岁月,似乎一切与时间无关。http://s14/mw690/4c984a9etcccca00f06f5&690
★吹鼻箫打鼓的阿公们
   穿着黎族服饰的阿公手拿传统竹木乐器,阿婆拿着槟榔在门口等候着游客的到来,快要走近的时候,阿公们用那些看起来简单的乐器吹奏着特别的黎族乐曲,阿婆则把槟榔挂在贵客的头上,表示热烈欢迎。http://s15/mw690/4c984a9etcccca12d2864&690
★苗族大婶的撞屁股欢迎仪式要开始了
    槟榔谷除了黎族文化展示,也有一个原生态苗寨。我先去的苗寨。苗寨门口,硕大的牛头骨挂在木门上,七八个身着民族服饰的苗族妇女正唱着欢迎的歌曲。导游说苗族人的特殊迎宾方式是撞屁股,撞得越狠,表示越欢迎。只要人一过去,两旁的妇女便用屁股去撞你。
★长角门
    苗族人粗狂野性,在苗寨沿途都能看到很多牛头,在去往祭神台看表演的路上,会穿过一道长角门,过此门很有讲究:女人从右边跨右脚,男人从左边跨左脚,回来的时候依然按照这个去走。传说走错了会性别互换,不男不女。“上刀山、下火海”,这听起来就让人胆颤的事儿,苗族小伙是怎么做到的?台山看着像梯子的东西其实是一把把利刀,苗族小伙赤手空拳爬了上去,还在上面做了个伸展姿势,因为逆光,也有点距离,这倒是没有吓到谁。可那下火海和跳玻璃碴子,引来无数尖叫。就看那烧得火红的钢板,小伙光着脚直接就踩上去,现场顿时有一股肉焦味,但他的脚跟之前没有任何区别。另一个小伙,把好多的啤酒瓶砸碎,直接光脚跳了进去,还乱踢一通,吓得观看的人不停尖叫。最最恐怖的是居然有人直接用舌头去舔烧红的铁板,那位苗族大哥舌头伸向火红的铁板后,一阵青烟冒了出来,他的舌头完好无损。不知道,这些人怎么做到的。
http://s4/mw690/4c984a9etcccca937eff9&690
★刀梯子上身如飞燕的苗族小伙

★这小哥在用力地踩踏玻璃碴子
★这位大哥,脚底板踩火红的钢板,不疼吗?
★八百度高温的铁板什么味道??
    《槟榔·古韵》是大型原生态黎苗歌舞,不了解这两民族知识的大概也就只能是看热闹,展示的是少数民族的服饰生活习俗,对于很少看舞台剧的我来说,还是略有震撼。http://s7/mw690/4c984a9etccccb3e353d1&690
★黎族妹子的筛糠舞
    如果说把槟榔谷的参观比作西餐,那么前面的观看都是前菜,主餐则是黎族文化深度游。甘什岭村,本就是一个原生态的黎族村,里面依然住着黎族阿婆和阿公,当然因为是景区,早已没有往日的幽静。进村就是高高的槟榔树,无数个谷仓安放在槟榔树间,那是黎族人储存粮食的地方。黎族姑娘有自己的闺房,她们不跟父母住一个屋,而是单独住在一间小屋。
http://s2/mw690/4c984a9etccccb9bb0559&690
★粮仓谷
★一家三口父母住的屋子
★这屋檐像船头吧
    导游说黎族人的房子是一艘倒扣着的船,因为最初他们是驾船来到海南的。穿过少女父母的主屋,里面原始的设备,全是取自自然,还闻到炊烟的味道。原来阿公阿婆还住在这里。走到门外,就看到两位阿婆坐在门边织布,做衣。她们大都花甲之年,眼神依然很好,在做着传统的手艺。还有的阿公阿婆在编制竹笼,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包。
http://s8/mw690/4c984a9etccccc545ce05&690
   ★土屋外做黎锦的阿婆
    有十来个阿公穿戴着整齐的黎族服饰,在一片竹林里为前来的游客吹奏黎族乐曲。后来我细细地看了一下那些乐器,都是用竹子简单做成的,很原始很朴实,造型也很奇特,印象最深的是还有一个乐器是用鼻子吹的,叫鼻箫。http://s13/mw690/4c984a9etccccca5a8a6f&690
★纹面阿婆一
http://s12/mw690/4c984a9etccccd22d8c21&690
★纹面阿婆二
    纹面阿婆就在离他们不远的一片竹林下织布做手工艺品。见到我们,竖起右手大拇指,高喊“啵隆”,满脸慈笑,跟阿婆比一个照相的手势,她立马就配合地给个笑脸,真可爱。谷内大约有十来位纹面阿婆,她们来自不同的村,所以纹饰也不一样。
http://s4/mw690/4c984a9etccccd8e0c049&690
★我最喜欢她了
    导游说,纹面是为了认祖归宗,避免近亲结婚,根据纹饰,都能认出两个人是否是亲属。几个阿婆坐在一堆黎锦中,认真地忙着手上的活计,不懂普通话的她们和不会说黎语的我们只能用“啵隆”沟通。http://s6/mw690/4c984a9etccccde2e818f&690
★黎锦
    有位年近百岁的纹面阿婆还在织布呢,她老人家身体真好。看到游人到了阿婆们都放下手中的活儿,热情地与大伙合影,老阿婆旁边的阿婆也得有七八十了,不过这位阿婆表情略微严肃,但也很可爱,后来两姐妹还抱在一起让大家拍照。http://s3/mw690/4c984a9etcccce5e89089&690
★黎族小妹~~好有爱
★龟屋
    关于纹面,黎族方言,黎族有关的习俗,在村子里的多个博物馆都有详细介绍,由于时间匆忙,没来得及一一细看。不过我倒是记住了几个比较特别的地方:1、黎族分为五大方言区,不同的方言衣服完全不同;2、以前的黎族女子耳环大到当头饰;3、黎族的山兰酒很好喝,容易上口,醉了不容易醒,不要汤杯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