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成长教育健康 |
分类: 【妈咪碎碎念】 |
孩子的心思是如此的真实而细腻。仔细回想他说的这些话,我才意识到随着孩子年龄的慢慢增长,我对他的耐心和温柔也在逐渐消失。小时候,他咿呀学语时,我会因为教他一个发音或说一个完整的词语,而不厌其烦地耐心重复几十遍,可现在呢?一道数学题辅导两遍如果还不会,瞬间就会让我火冒三丈,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在儿子六岁前,我曾写过一本书,书名叫《儿子,让我陪你玩着长大》,书中详细记录了他成长中的每一个小故事,以及我在陪伴这个小生命成长过程中的所感所悟。从孕育生命的那一刻起,我就告诉自己,绝不做虎妈,更不能揠苗助长,一定要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自然成长,什么年龄段做什么样的事,遵循玩着长大的成长规律。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美好和自然的教育方式。然而,在儿子上了小学之后,一切慢慢开始发生变化......来自成长的压力,在无形中驱使着我去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对比。从此,在育儿道路上,孩子变的不快乐,而我也变得越来越浮躁。
那么,今天静下心来反思一下,是什么让成长的压力越来越大?
首先,成长过程中来自周围环境的压力。儿子上了三年幼儿园,这三年时间,我用尽几乎所有的周末,陪他去爬山、游泳、旅游,去郊外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尽量让他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感兴趣的事,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素质。而在我们疯玩的同时,幼儿园班级里的其他小朋友,不是在上舞蹈班、跆拳道班,就是在上英语班。每每看到别的孩子在才艺和知识方面懂的越来越多,我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甚至很担心儿子因我的散养方式,就此输在起跑线上。
其次,成长过程中所面临择校问题的压力。幼儿园毕业的那一年,现实的教育体制给我深深上了一课,那就是不管孩子有多聪明,情商有多高,但学的少、懂的少,不认识几百甚至上千的字,不会算两位数的加减法,幼升小时,都是与名校无缘的。很自然,我的孩子最终上了普通小学。尽管后来看他在普通小学里依然生活的很开心,但在我的内心还是埋下了一颗遗憾的种子。
再次,成长过程中来自父母虚荣心攀比的压力。大家可以观察一下,看看有孩子的人坐在一起都聊什么,我可以肯定地说,话题除了孩子还是孩子。聊孩子的学习,聊孩子的成绩、名次,甚至几岁取得了多少特长证书...总之,句句不离孩子。每次遇到这样的场面,我要么沉默不语,要么悄然离开...
慢慢地,来自成长的压力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我也开始不断督促他多学习知识,规定他周末有一天不能出去玩,必须在家里复习功课。嘴里还会经常不由自主地会对孩子说:“你写的字不好看,要向班上的某某学习,看看人家写的字多漂亮”,“你吃饭太慢了,赶紧吃完再去读一篇课文”,“我们也去报个英语班怎么样?”等等等等...每次得到儿子拒绝的答复时,我都会想各种办法让他服从,实在说服不了时,那就来硬的,往往是以批评或强迫结尾。无形中,我剥夺了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让他失去了很多成长中的快乐,同时也让自己变的越来越浮躁。
直到儿子说出那一句‘我好想回到小时候’时,才让我深深意识到,我对他的爱已偏离了最初的坐标,孩子需要的爱很简单---自由、陪伴、欣赏。童年只有一次,所以爱孩子就要给他自由和宽松的成长空间,而不是让他过早的去接受残酷的现实和竞争。希望在儿子以后的成长路上,我能从新摆正心态,放慢脚步,学会欣赏,用心陪伴他快乐成长,帮他找回自己心中那个原本耐心、温柔的妈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