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百年企业,是企业经营的终极所在,也是营销策划所追求的目标。
企业在遇到问题或出现危机时,通常会找到策划公司帮助出谋划策,以求解决问题、脱离险境。而一个好的、成功的营销策划案,也的确可以带给企业以利润、思路、方法,一些诸如活力、希望等东西,甚至能够帮助企业奠定走向百年老店的基石。
这样讲,并不是想告诉企业家,在竞争激烈、风云变幻的市场浪潮中,单靠策划公司的力量就可以帮助企业做百年老店、立于不败之地了。
企业想要昌盛不衰,自身的先决条件是十分重要的。所谓“打铁还要自身硬”。
据有关资料统计:
1980年北京中关村,约有5000家左右以计算机软、硬件及相关业务为主营的企业,到1990年,存活下来的有483家,倒闭的企业占90%以上。
在美国,6000家中小型企业中3-5年内倒闭的有将近80%,5-15年内倒闭约占到10%左右,只有10%左右的企业可以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并得以存活……
2002年《中国经营报》的一则消息曾这样报道:目前中国国营企业状况明显好转,但仍有近2/3企业不景气,尤其是大中型企业依然问题重重……
市场竞争之残酷性可见一斑!
举目远望——
三株倒下了。
秦池倒下了。
爱多倒下了。
巴林银行倒下了。
安然倒下了。
总资产1038亿美元的世通也倒下了……
企业生存真的这般困难吗?
西方有关学者,通过对一些企业长时间的跟踪、调查、研究后发现:在所跟踪调查的研究对象中,始终会有5%-10%的企业能够幸运地生存下来,而且活到了50年以上。
这两位叫柯林斯和波泣斯的美国学者还发现:这些活下来企业都是由几个人的小企业成长为工业巨人的,尽管这些企业也曾无数次面临关门的危险,但他们总能走出困境。
难道仅仅是他们走运吗?
非也!
两位潜心钻研了6年的学者发现:这些企业之所以长盛不衰,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是目光远大的企业!即生存下来的企业,都能几十年来始终坚持一种核心价值观,比如大家熟知的波音、摩托罗拉、菲力蒲、SONY、强生公司等等。
波音公司30年代到40年代曾遇到严重困难,70年代又遇到6万多名员工面临失业的窘境,但是它依然坚持活到了今天。
对比波音公司两位学者发现麦道公司不属于目光远大的企业,很有可能会被波音兼并。不想,他们的预言在1995年底得以实现,波音真的以1/3股份兼并了麦道。
在波音公司的员工守则里有这样一句话:“波音公司始终面向明天,只有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自己的工作人才能做到……”。
日本SONY公司成立之初是三个人的小公司,但SONY的总经理说:“SONY,将改变日本电器在世界人面前的形象”。
看到巨人IBM公司的广告“无论一大步,还是一小步,总是带动世界的脚步”,听到IBM的精神“服务,服务,再服务”,你会想到什么?
你相信这样的企业会昙花一现吗?
毫无疑问,思路决定出路。企业自身基本的,长期可行的企业文化,才是企业生存并成为百年老店的根本支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