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倚在成都文殊院茶社的竹椅上,被午后暖暖的太阳给熏睡着了。正做着白日梦,一阵手机铃声把我惊醒。接完电话准备调整一下姿势接着睡,突然眼前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个人也一脸惊奇地看见了我。我俩几乎同时叫出了对方的名字。我从竹椅上站起身说:这世界简直太小了!美女也说是啊,没想到能在这里遇见你!
按说那天我是遇不到我多年未见的女同学,这都得感谢旁边那位大姐。本来我是坐在一片有意境的竹林下品着香茗看风景的,可是我邻桌坐了一位大姐,中午不知是吃炖萝卜了,还是吃了炒黄豆又喝凉水了,好家伙,一点都不客气的是一个臭屁接一个臭屁的放着,把我熏得感觉是坐在茅房里喝茶一样,最后实在是因为空气质量太差,才换到大殿下的通道来坐。

美女是西安人,和我是同班同学。她连忙叫住已经走过去的男人,给我介绍她是和她老公看了我的微博之后,已经来了两次成都了,按照我的美食攻略他们基本都吃了。我问干海椒抄手吃了吗?她说吃了。我又问叁无粉蒸吃了吗?她说还没来得及。我说这两天你俩抽空去品尝一下。
我之所以喜欢成都,不是因为这里美女多。毕竟再漂亮的美女也是人家的,“撑死眼睛饿死球”的事情早已不是我这个年纪人干的事。
我是喜欢这里的生活方式及氛围,就像蜀都大道路边长椅上坐着的这两位大爷,身边还放着行李,可椅子上已铺开打包的鸡爪、散装的白酒,当街就对饮起来。我想在他们眼里,繁华和喧闹还不及呷进嘴里的那口酒的滋味。

当然如果没有街头巷尾的那些美食小吃勾引着我,适合养老的成都估计也按奈不住我那颗驿动的心。
成都最有名的宫廷糕点铺就在文殊院旁,本来上次就想买的,结果看见臃肿的长队把马路都堵上了,最后交警不得不来疏导,就打消了念头。这次看排队人不多,就花了十几分钟买了一大包点心带回家。没想到家里人都不吃,全都成了我的零食。
不过我还是要推荐他家的椒盐酥,是其他地方一般吃不到的味道。葱油点心也不错,只是稍微有点油腻。
那天是听从出租车司机的建议来文殊院吃张老二凉粉。
张老二,这名字听起来很是具备阳刚之气,只是后面紧跟着又是凉又是粉了的,不知道这种冰火两重天对身体好不好。
这是我在成都第一次吃凉粉,总体感觉味道很巴适。他家凉粉量很小,一个人吃上几碗没太大问题。只是他家的牛肉粉或酸辣粉以及隔壁的锅盔就算了。
说千道万,成都的火锅和小吃都不是我的最爱,我最喜欢的还是那流传百年的经典川菜。
太古里附近的雨田饭店路过了很多次,那天晚上终于有机会踏进了这家85年就开业的老馆子。一位年龄至少在七十岁以上的大妈招呼我们点菜,我不知道她是雨田饭店老板的亲戚,还是从开张就干到现在的服务员。
雨田虽说稍显破旧,但是感觉就像是被盘了多年的老物件一样,那种自然的包浆反倒令人倍感亲切。
我挑了他家传统经典川菜,特别是那份凉拌鱼腥草。开始我不知道他家也有鱼腥草,专门去国营老字号餐厅盘飧市打包了一份带过来,结果盘飧市22块钱一份的鱼腥草和雨田饭店10块一份的没任何区别,菜量还比盘飧市的大。
这么多年来我几乎把成都吃遍了,但下次我会特意再来雨田饭店,不为别的,只为那两位看上去很慈祥的大爷大妈服务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