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洽会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21届,我参加过两届,一次是首届开幕式,那次是观众。一次是今年的丝博会暨第21届西洽会,这次是参与者。
印象中首届西洽会是在革命公园对面的西安市体育场召开的,那时的口号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不知是何原因,每逢召开西洽会,西安就跟把雨神给召唤来了一样,必会下上几天雨。记得首届西洽会开幕式现场就把我淋得跟落汤鸡似的。这次也不例外,开幕当天中午雨神再次莅临西安。

3号开幕那天,曲江会展中心周围部分道路实行交通管制,就连我有嘉宾通行证的也得把车停在外围。会场内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更有荷枪实弹的特警大密度高频率的进行巡逻,消防官兵也是在现场随时待命,歪瓜裂枣高矮胖瘦不一的保安一堆一堆随处可见,天空中警用直升机来回盘旋,反正是该扎的势都扎到咧。
场馆外参展的女客商、要进行演出的演员、还有那些礼仪小姐、翻译等等,到处都是美女。用户我的话说就是:武装与红装交相辉映。

国际馆是每次西洽会聚焦的地方,3号上午十点正式开馆前一个黑胖的女翻译把我带进去溜达了一圈,我一看,老外工作态度真没咱们认真,还有不到两个小时就要开馆了,棒子才开始匆匆上货,展品毫无悬念是化妆品,不过他们现在低调很多;而法国人自然是红酒,但是他们的展位有部分还用彩条布盖着;小日本的展位居然还空空如也。难道他们真的是在暗示东瀛最拿手的是光盘吗?

正式开馆在即,演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做最后一次彩排。每个人每家商户都想把自己最精彩的一面展示给潜在的客户。在这里他们不仅仅是代表一家厂商或一种商品,更多的是代表一个地区,甚至是一个国家。

未来我们也许会和这里有很多的业务往来,别看现在港务区路宽人稀,很快东郊就会成为一片热土。

我生活工作时间最久的新城区,辖区面积不可能再去拓展,但希望它能有新思路重新焕发精气神。

临潼除了兵马俑、华清池和石榴等既有的旅游资源,目前也在追赶超越大发展。碑林也正在为自己能在历史的丰碑上镌刻上精彩的内容而努力。

安康的紫阳蒸盆子和《郎在对面唱山歌》让世人重新认识了秦岭山中这块绿色宝地。茯茶这块有着六百年历史却又沉寂了半个多世纪的陕西名片,在发酵的金花中再次熠熠闪光。

还是延安老区人民最实在,一包包高档香烟放在那里让大家品吸,刚开馆头一个小时围了一堆大烟枪在那里喷云吐雾。我很惊奇怎么展馆里还让抽烟,不是打火机进门时都给没收了吗?果不其然很快消防人员就让这里烟消云散了。

展馆里每家几乎都在放自己的背景音乐,这位弹古筝的姑娘虽说弹得很认真很卖力,可是我只有站在她跟前一米的距离,才能听到她弹奏的乐曲。

陕西和江苏一直是友好兄弟省市,所以我老家的展位是一定要看看的,遗憾的是江苏展位的科技含量很高,远不及那些卖茶叶和牛肉干的地方热闹。

咸阳是一座和我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古城,我也很纳闷,我一个南方人,怎们会和这里剪不断,理还乱呢?

这个卖马桶盖的企业是最会做营销的,从扫二维码送一瓶矿泉水到上台回答问题送小推车,让大爷大妈们排起了像超市里领免费鸡蛋一样长长的队伍。

头两天西洽会的门票50一张,老百姓来的少,从5号开始10元一张。好家伙,5号就成了西洽会的分水岭,这里立马成了康复路、轻工和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了。首先最乱的是国际馆,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那么多的小商贩,展位上的老外一个都不见了,换的全是中国人,卖的全是地摊上的东西。
但是最认真的还是非洲黑人兄弟们,他们敲着非洲鼓,边跳边卖,我还教了一位非洲小伙子一句中国话:成交!
后来其他展馆也混进来一帮卖银首饰、皮鞋的商贩,最后让一群警察给清理了出去。据说6、7号两天是最佳的扫货时间,商户都不愿意把展品带回去,所以都会低价倾销,当然其中肯定会鱼龙混杂。
不过这么大一个商贸洽谈会,不论从组织还是协调能力来说,政府还是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物力的。
我是第一次参会,明年可能还会来,希望这是我们企业腾飞的起点,并且会越飞越高!
加载中,请稍候......